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防治

医生回答(2)

廖林海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防治包括血糖控制、补液治疗、电解质平衡监测、肾功能保护以及避免诱因。
1.血糖控制
通过饮食管理、运动疗法和药物干预等手段降低血糖水平,减少高渗状态的发生。定期检测空腹及餐后血糖,目标为空腹4.4-6.1 mmol/L,餐后小于8.0 mmol/L。
2.补液治疗
轻度脱水者可口服补液,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根据尿量调整补液速度,维持每日尿量在1000ml以上。
3.电解质平衡监测
通过实验室检查评估体内钠、钾、氯等电解质含量,指导补充电解质溶液。定期监测血生化指标,特别是电解质水平,以防止过度纠正引起的并发症。
4.肾功能保护
通过优化血糖控制、限制蛋白质摄入等方式减轻肾脏负担,保护肾功能。建议患者进行肾功能测试,遵循医嘱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5.避免诱因
避免感染、应激反应等可能诱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因素。教育患者识别并报告任何身体不适,及时处理潜在的问题。
如果症状持续未改善或者恶化,应及时前往医院的内分泌科就诊。

2024-03-17 17:59

举报

李英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的另一急症。高渗性昏迷多见于老年患者,约2/3病例发病前无糖尿病史或仅有轻度症状。常有明显诱因,如感染、急性肠胃炎、脑血管意外、严重肾脏疾病、血液或腹膜透析治疗、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误诊输入葡萄糖或口服大量橘子糖水等诱发或促使病情恶化。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祝健康。

2017-03-18 22: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