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有什么危害?

特发性震颤有什么危害?

发病时间:不清楚

特发性震颤有什么危害?

补充说明:特发性震颤有什么危害?

2021-01-27 21:04

特发性震颤 性疾病 震颤 精神紧张 运动障碍 动作性震颤 肢体震颤 手术 阿普唑仑 上肢 头部 喉部 前臂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袁俊丽 主任医师 邯郸市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脑血管病,脑炎,痴呆,多发性硬化症,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

提问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姿势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可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姿势性震颤

姿势性震颤是指患者在静止状态下出现的震颤,往往从一侧手或脚开始,并逐渐扩展到同侧上肢、头部、面部、舌部、下颌、喉部等身体部位。姿势性震颤的患者会出现手部、前臂出现姿势性震颤,而且震颤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2、动作性震颤

患者在剧烈运动或精神紧张时会出现手部、前臂出现姿势性震颤,这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而引起的。患者一般在静止状态下震颤消失,但在精神紧张或激动时会加重。

特发性震颤的患者可以遵医嘱选择普奈洛尔、扑米酮、阿普唑仑、加巴喷丁等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症状。部分患者可使用深部脑刺激、重复经颅磁刺激、定向丘脑损毁术等深部脑刺激的方法,减少肢体震颤,改善功能。对于一些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丘脑切除术等。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注意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

2022-09-29 02:5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