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神经外科> 腔隙性脑梗塞> 两侧大脑半球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精选回答(2)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擅长:常见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抑郁等,以及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病、运动障碍疾病等

提问

两侧大脑半球多发腔隙性脑梗塞一般是指大脑半球深部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发生血管壁变性,导致管腔闭塞,形成小的梗死灶。

大脑半球深部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发生血管壁变性,导致管腔闭塞,形成小的梗死灶。通常会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一般不严重,不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遵医嘱服用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应注意控制血压,可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药物控制血压。日常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食用油腻的食物,还应注意戒烟戒酒。

2023-07-23 02:28

举报

曾宪付 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对泌尿系结石,肿瘤,阳痿早泄,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普通外科,胆囊结石,胃溃疡,胃部肿瘤,痔疮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

提问

一般治疗药物有长春西丁等,以及抑制血栓形成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等。不管是何种性质的脑梗塞都是属于血管栓塞的情况,都是脑血管栓塞性疾病。建议您他汀类和小肠溶阿司匹林需要长期治疗,降血压药物需要应用长效制剂和双重收益的药物如非洛地平缓释片或拜新同。

2019-02-17 18:2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腔隙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死(IacunarinfarCTion)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管腔闭塞,形成小的梗死灶。常见的发病部位有壳核、尾状核、内囊、丘脑及脑桥等。在这些部位的动脉多是一些称为深穿支的细小动脉,它们实际上是脑动脉的末梢支,又称终末支。由于深穿支动脉供血范围有限,所以单一支的阻塞只引起很小范围脑组织的缺血坏死,即形成所谓的腔隙。腔隙性脑梗死为直径0.2~15毫米的囊性病灶,呈多发性,小梗死灶仅稍大于血管管径。坏死组织被吸收后,可残留小囊腔。

  • 多发人群:成年人

  • 临床检查: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10000元

推荐医生更多

王智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倪少滨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徐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