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精神科> 小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针灸治疗方法

小儿多动症针灸治疗方法

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多动症针灸治疗方法

补充说明:小儿多动症针灸治疗方法

a******W 2022-09-08 10:35

小儿多动症 情绪不稳 多动症 注意力不集中 易冲动 脾虚 针灸 静灵口服液 大脑 头皮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李梦然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小儿精神科

提问

小儿多动症可采取耳穴压丸、针刺疗法、中药内治法、行为疗法、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1.耳穴压丸
通过在耳廓上找到特定穴位,并使用药丸对其进行刺激,以达到调节神经功能的目的。适用于改善注意力不集中、易冲动等症状。
2.针刺疗法
选择特定经络上的腧穴,运用传统的针刺手法,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刺以调整脏腑功能。可辅助缓解多动不安、情绪不稳等现象。需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的风险。
3.中药内治法
根据患儿体质特点配制汤剂或中成药,如静灵口服液、神思安宁丸等,以滋补肝肾、宁心安神为原则。此法可用于调理因脾虚引起的多动症状。服药期间应监测副作用。
4.行为疗法
采用正向强化、负向消退等手段训练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家庭成员参与。针对改善儿童的行为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实施过程中需要保持耐心并与家长密切沟通。
5.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利用电脑程序分析大脑活动模式,并给予实时反馈,帮助孩子控制异常脑波。适合于辅助管理轻度至中度的多动症状。开始前要确保设备准确连接头皮。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针灸治疗小儿多动症时,应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操作,以减少风险。同时,建议配合营养支持治疗,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促进症状改善。

2024-03-09 00:2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