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血常规中,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为0.60.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一点,平均血红蛋白量也是偏高一点,血小板偏高了一百多,国际标准化比值偏低,凝血酶原时间27.2,凝血Ⅷ因子活性测定偏低,FⅧ为63,是什么原因?
补充说明:凝血酶原国际正常化比值偏低?
a******W 2020-08-21 18:2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如果偏低,可能需要结合临床检查确定。一般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V增多症,血栓性疾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口服避孕药物的。如果存在有血小板增多等情况,可能需要结合临床进行分析,考虑可能存在有血栓性疾病。需要加强临床保健,选择一些预防血小板凝集的药物进行治疗。
2020-08-23 07:5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不是单独的疾病,而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和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微循环内发生广泛的血小板凝集和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弥漫性微血栓形成、继发性凝血因数和血小板的大量被消耗,以及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从而引起微循环障碍、出血、溶血等一系列严重的临床表现。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危及生命。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肝素钠注射液
用于防治血栓形成或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塞、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也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导管术、微血管手术等操作中及某些血液标本或器械的抗凝处理。
磷酸芦可替尼片
用于中危或高危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亦称为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的骨髓纤维化(PPV-MF)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的骨髓纤维化(PET-MF)的成年患者,治疗相关疾病相关脾肿大或疾病相关症状。
多维元素片(29)
用于预防和治疗因维生素与矿物质缺乏所引起的各种疾病。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