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有哪些病因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找医生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可能由寄生虫感染、药物反应、巨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等疾病引起,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寄生虫感染
由于寄生虫侵入机体后产生异体蛋白和代谢产物,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针对特定寄生虫的抗寄生虫药物如吡喹酮、阿苯达唑等可用于治疗。
2.药物反应
某些药物可引起机体产生过敏反应,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时停用可疑药物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如果停药后症状未缓解,则需进一步评估是否为药物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增殖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大量单克隆IgM型免疫球蛋白,导致血液中IgM水平升高,进而刺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对于巨球蛋白血症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环磷酰胺进行化疗。
4.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动,身体对自身组织产生攻击,导致炎症和损伤。这可能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以及皮质类固醇如。
5.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中的某些类型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例如肿瘤本身产生的因子或其他因素导致的炎症反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癌症,治疗方法各异,但通常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手段。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以跟踪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安排进行骨髓活检、基因检测等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2024-01-12 19: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巨球蛋白血症

血液中IgM异常增多即为巨球蛋白血症,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病因不明,又称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本症有原发和继发之分,原因不明的单克隆lgM增多称之为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巨球蛋白血症),继发于其它疾病的单克隆或多克隆lgM增多称之为继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特征是老年发病、贫血、出血倾向及高黏滞综合征。诊断依据血中出现大量单克隆lgM和骨髓中有淋巴样浆细胞浸润。本病呈慢性过程,无临床症状时不宜化疗,对进展性疾病采用化疗。

适用药品

螺旋霉素片

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下列各种感染:1.呼吸道感染:咽炎、支气管炎肺炎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蜂窝组织炎、耳炎、颊口部感染等。2.泌尿系统感染:衣原体感染、前列腺感染等。3.骨科:骨髓炎等。4.寄生虫感染:弓形体病、隐孢子虫病。5.其它:皮肤软组织感染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1.高血压 本品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 2.冠心病(CAD) 2.1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2.2本品适用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对症治疗。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2.3血管痉挛性心绞痛(Prinzmetal's或变异型心绞痛) 2.4本品适用于确诊或可疑的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治疗。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2.5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冠心病 2.6经血管造影证实为冠心病,但射血分数40%且无心衰的患者,本品可减少因心绞痛住院的风险以及降低冠状动脉重

苯丁酸氮芥片

霍奇金病,数种非霍奇金病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晚期卵巢腺癌。本品对于部分乳腺癌病人也有明显的疗效。

醋酸泼尼松片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用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肌炎,血管炎等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适用于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症等。

推荐医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