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科> 肿瘤> 高增殖活性内分泌肿瘤的治疗

高增殖活性内分泌肿瘤的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高增殖活性内分泌肿瘤的治疗

补充说明:高增殖活性内分泌肿瘤的治疗

a******W 2021-08-11 17:30

肿瘤 靶向治疗 化疗 靶向 垂体 甲磺酸溴隐亭片 麦角 催乳素瘤 催乳素 环磷酰胺 氟尿嘧啶注射液 恶心呕吐 放疗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帆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领域:掌握最新的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的诊疗知识,善于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健康饮食

提问

高增殖活性内分泌肿瘤可以考虑靶向治疗、激素疗法、化疗、放射治疗和免疫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病情。
1.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分子异常的靶点开发药物,通过口服或其他途径给药,通常需要定期监测目标蛋白表达及耐药性。靶向特定分子异常可精确阻断肿瘤生长信号通路,适用于高增殖活性内分泌肿瘤;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耐药性,需监测并调整治疗方案。
2.激素疗法
通过抑制垂体前叶功能来减少激素分泌,如甲磺酸溴隐亭片、卡麦角林胶囊等,遵循医嘱定时定量服用。此方法适合控制催乳素瘤引起的症状,能有效降低催乳素水平,缓解肿瘤压迫症状。
3.化疗
化学药物治疗通常包括联合用药,在医生指导下周期性给予患者环磷酰胺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等药物。化疗能够杀死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对于某些类型的高增殖活性内分泌肿瘤有较好的效果。但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4.放射治疗
利用高能量射线精准照射肿瘤区域,分为外放疗和内放疗两种方式,由专业医师操作完成。放射线可以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具有高度选择性和局部效应;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用于缩小肿瘤体积。
5.免疫疗法
通过增强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的能力来发挥作用,例如PD-1/PD-L1抑制剂,按处方频率口服或静脉注射。该策略适用于某些高增殖活性内分泌肿瘤,因为它们往往存在免疫逃逸机制。长期监控关键免疫参数是必要的。
在接受上述治疗措施的同时,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和适量运动,以支持整体健康状况。此外,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计划。

2024-03-22 12: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肿瘤性息肉

肿瘤性息肉(TumorousPolyp)是大肠膜上皮细胞增生的真性肿瘤,其单发者统称为腺瘤,根据其组织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的不同又可分为腺管状、绒毛状和混合性3类。多发性者常见为家族性腺瘤病,其他尚有非家族性腺瘤病及伴有消化道外肿瘤的Gardner氏综合征、 Turcot氏综合征等,它们多有不同的恶变率、被视为癌前病变,因此腺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推荐医生更多

孙少川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靳凤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孙宝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侯百鸿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贾成 主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杨汉民 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