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产科> 产后> 生完孩子奶水不通怎么办

医生回答(1)

柴月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生完孩子奶水不通可以采取热敷疗法、穴位按摩、中药外敷、针灸治疗、催乳剂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热敷疗法
使用温度适宜的湿毛巾覆盖于胸部,或者遵医嘱选择暖贴、热水袋放置于乳房周围,每次15-30分钟。此方法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乳腺管堵塞引起的胀痛感,从而改善奶水不通畅的问题。
2.穴位按摩
顺时针方向轻柔地按压乳房,同时可配合环形抚触动作来刺激乳头反射性泌乳;必要时也可请专业人士指导操作。通过特定手法刺激穴位如少泽穴、膻中穴等有助于促进气血流通及分泌乳汁;但需注意力度适中以免造成损伤。
3.中药外敷
将适量的芒硝与石膏混合后均匀涂抹于双侧乳房并适当加压包扎固定;也可遵照医师处方服用相关药物如通草、王不留行等。上述措施旨在利用其利尿消肿以及通经下乳作用来辅助改善产后缺乳状况;但须密切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
4.针灸治疗
可以选择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天宗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灸以上穴位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有利于促进乳汁排出,从而达到缓解不适症状的效果。
5.催乳剂
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的奶水不足,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催乳剂进行调理。催乳剂中含有一定的激素成分,能够有效刺激垂体前叶释放催产素和催乳激素,进而起到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
哺乳期女性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食用可能影响乳汁分泌的食物,如含咖啡因饮料。若上述措施效果不佳或伴有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

2024-02-29 13:5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定坤丹

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血晕血脱,产后诸虚,骨蒸潮热

桂枝茯苓胶囊

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瘀血阻络所致癥块,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包块,痛经,子宫内膜异味症,卵巢囊肿见上述症候者;也可用于女性乳腺囊性增生病属瘀血阻络证,症见乳房疼痛、乳房肿块、胸胁胀闷;或用于前列腺增生属瘀阻膀胱证,症见小便不爽、尿细如线、或点滴而下、小腹胀痛者。

甲磺酸溴隐亭片

内分泌系统疾病:泌乳素依赖性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育症(伴随高或正常泌乳素血症)、闭经(伴有或不伴有溢乳)、月经过少、黄体功能不足和药物诱导的高泌乳激素症(抗精神病药物和高血压治疗药物)。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与抗雌激素联合运用(如:氯底酚胺)治疗无排卵症。高泌乳素瘤:垂体泌乳激素分泌腺瘤的保守治疗,在手术治疗前抑制肿瘤生长或减小肿瘤面积,使切除容易进行;术后可用于降低仍然较高的泌乳素水平。肢端肥大症:单独应用或联合放疗、手术等可降低生长激素的血浆水平。抑制生理性泌乳:分娩或流产后通过抑制泌乳

加味八珍益母膏

补气养血,祛瘀调经。用于妇女气血不足,月经不调,经期后移或经行不畅,量少,闭经,产后恶露不净腹痛等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