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寄生虫科> 丝虫病> 被什么咬了会得丝虫病

医生回答(1)

林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被蚊子叮咬、白蛉叮咬、恙螨叮咬、蜱虫叮咬或盲蛛叮咬后,可能会增加感染丝虫病的风险。
1.蚊子叮咬
蚊子叮咬时会将含有寄生虫的唾液注入人体内,导致感染丝虫病。可遵医嘱使用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等抗寄生虫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2.白蛉叮咬
白蛉叮咬后可能传播巴贝虫,当人接触受污染的血液时会被感染,出现发热、贫血等症状。白蛉还携带莱姆病螺旋体,通过叮咬传播给患者,引起皮肤红斑、关节炎和神经系统紊乱。针对巴贝虫感染,可按医生处方使用奎宁、氯喹等进行治疗;莱姆病则需遵照医师指导使用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3.恙螨叮咬
恙螨叮咬后可将幼虫引入体内,其分泌物中的立克次氏体可通过淋巴系统扩散至全身各处,导致局部皮疹、焦痂形成以及长期不愈合溃疡等症状。确诊为恙虫病后,应立即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通常采用多西环素联合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
4.蜱虫叮咬
蜱虫叮咬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如莱姆病、埃利希体病和Q热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疲劳、头痛、肌肉疼痛、发烧和其他症状。如果怀疑被蜱虫叮咬并出现疑似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例如,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进行相应疾病的治疗。
5.盲蛛叮咬
盲蛛叮咬后可能会释放出一种神经毒素,这种毒素会导致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甚至昏迷。对于盲蛛叮咬引起的症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在必要时给予抗组胺药如异丙嗪、氯雷他定等缓解过敏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注意伤口护理外,还要定期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测,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和丝虫病特异性抗体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并发症。

2024-02-24 22:5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