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胃下垂> 胃下垂是什么病

医生回答(1)

赵立垠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胃下垂是指胃的位置下移超过正常范围,导致消化功能减弱或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
胃下垂是由于膈肌悬力不足,支撑内脏器官的韧带松弛,或腹壁张力减低,使胃周围相邻的其它器官如肝、脾、肾等下垂的机会增加,容易刺激到邻近的神经而引起下垂部位的疼痛。长期发展会导致胃肠动力减弱,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胃下垂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胀满感、重压感、餐后饱胀、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伴随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胃下垂可以通过钡餐造影、超声波检查、CT扫描等方式来诊断。钡餐造影可以显示胃部位置是否下垂;超声波检查可评估胃与周围结构的关系;CT扫描则能详细观察胃与其他内脏器官之间的关系。胃下垂的治疗通常包括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饮食调整需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辛辣、油腻食物摄入;药物治疗常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排空,以及西沙必利片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建议患者平时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过度节食减肥,以免加重胃下垂的症状。

2024-02-02 06:3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