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阿司匹林> 长期吃阿司匹林的危害性

医生回答(1)

丁雷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溃疡、出血性脑卒中、肝功能损害以及出血性贫血。
1.胃肠道出血
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长期服用会导致胃黏膜微循环障碍,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胃肠道出血可能导致呕血、黑便等严重症状,严重时可引起休克甚至死亡。
2.消化道溃疡
由于阿司匹林能够抑制环氧合酶-1和环氧合酶-2的活性,进而减少前列腺素E2和I2的合成。这两种物质可以保护胃黏膜不受伤害,因此长期使用阿司匹林会降低其保护作用,导致胃黏膜受损而形成溃疡。患者可能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穿孔或大出血。
3.出血性脑卒中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颅内血管壁脆弱,易破裂出血,引发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头痛、眩晕、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若未及时治疗可能造成永久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4.肝功能损害
肝脏是阿司匹林的主要代谢器官,长期用药可能导致药物积累并损伤肝细胞,影响肝功能。肝功能损害的症状可能包括黄疸、乏力、食欲不振等,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肝硬化或肝衰竭。
5.出血性贫血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来发挥作用,但同时也会影响凝血过程,使得机体更容易出血,从而引起贫血。出血性贫血可能导致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建议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监测潜在风险,如胃镜检查、血液凝固功能检测等。同时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停药并向医生咨询。

2024-03-03 08:2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贫血 (血虚)

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者称为贫血。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成年男性低于120g/L(12.0g/dl),成年女性低于110g/L(11.0/dl),一般可认为贫血。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然而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不同原因导致的贫血有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痨性贫血等。急慢性贫血:急性失血所致贫血、慢性贫血(如风湿病性贫血、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贫血、肝脏疾病所致贫血、慢性肾性贫血、恶性肿瘤所致贫血等)。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