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尿素偏低的原因及危害
补充说明:尿素偏低的原因及危害
a******W 2021-09-13 15:1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尿素偏低可能与蛋白质摄入不足、肝脏疾病、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或遗传代谢性疾病有关。尿素的降低可能导致身体代谢异常,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1.蛋白质摄入不足
当机体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时,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从而影响到体内蛋白质合成和分解平衡,导致尿素偏低。可通过适当增加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等摄入量来改善。
2.肝脏疾病
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包括摄取、处理血液中的各种物质,同时也参与蛋白质、激素、维生素等物质的合成、分解与转化。当肝脏出现病变时,这些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尿素水平下降。对于肝脏疾病的患者,可以通过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保肝药物进行治疗。
3.肾功能不全
由于肾脏损伤或疾病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无法有效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液体,其中包括尿素氮。这使得尿素氮浓度积聚在血液中,引起尿素氮水平升高。而随着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尿素氮水平可能恢复正常或低于正常范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例如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等。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片、氢片等利尿剂以减轻水肿和改善肾功能。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此时身体的新陈代谢率降低,导致尿素合成减少。补充甲状腺激素是治疗甲减的主要手段,常用的有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口服制剂。
5.遗传代谢性疾病
遗传代谢性疾病是一类由先天性基因缺陷所导致的疾病,由于酶或受体异常,使某些物质不能被正常代谢,导致尿素水平降低。针对不同类型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治疗方法各异。例如,苯丙酮尿症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饮食疗法和特殊配方奶粉进行管理。
建议定期监测血清尿素水平,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变化。必要时,应进行肾功能测试、电解质分析以及甲状腺功能测定等实验室检查,以评估肾脏和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2024-01-16 16:5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缓慢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最后导致尿毒症和肾功能完全丧失,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生化、内分泌等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从原发病起病到肾功能不全的开始,间隔时间可为数年到十余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肾功能不全的严重阶段。
复方α-酮酸片
配合低蛋白饮食,预防和治疗慢性因肾功能不全而造成蛋白质代谢失调引起的损害。通常用于肾小球滤过率低于每分钟25毫升的患者。低蛋白饮食要求成人每日蛋白摄入量为40克或40克以下。
左甲状腺素钠片
1、治疗非毒性的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2、甲状腺肿切除术后,预防甲状腺肿复发;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5、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6、甲状腺抑制试验。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百令胶囊
补肺肾,益精气。用于肺肾两虚引起的咳嗽、气喘、腰背酸痛;慢性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