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待分诊> 类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心脏病症状

医生回答(1)

李琳玲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类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包括心慌气短、胸痛、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应及时就医以评估病情和接受适当治疗。
1.心慌气短
心慌气短可能由类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的心脏功能减退引起,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和供氧,从而影响到肺部的血液循环,出现上述不适。此类患者通常会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在活动后尤为明显。
2.胸痛
胸痛可能是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累及心脏瓣膜,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使心脏在收缩时需要更大的力量来克服阻力,从而引起胸骨后方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位于胸骨后方,有时可放射至肩背或手臂,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严重时可能会伴随出汗、恶心呕吐等现象。
3.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主要是因为类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的心肌受损,心排出量减少,引起肺循环淤血,进而引发呼吸困难的症状。患者会感到呼吸费力,尤其是在活动后或躺下时更为明显,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
4.下肢水肿
若类风湿性心脏病发展为心力衰竭,此时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出体外,导致静脉系统压力增高,水分回流受阻而积聚在下肢,形成水肿。水肿通常发生在踝部、足部等低垂部位,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长时间站立或坐立后加剧。
5.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多因左心室充盈障碍所致。当左心室充盈障碍发生时,会导致左心房压力升高,压迫肺动脉,使其痉挛收缩,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这类患者的典型表现为睡眠中突然醒来,伴随着严重的呼吸困难,需坐起才能缓解,常伴有喘息声和口唇紫绀的现象。
针对类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建议进行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片等检查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利尿剂螺内酯、β-受体阻滞剂等,重症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改善症状。

2024-02-08 16:3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