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中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医生回答(1)

李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中性粒细胞增多通常反映了机体对感染或炎症的反应增强。
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的主要白细胞类型之一,其数量异常增高可能与多种疾病状态有关。增高的中性粒细胞可以作为身体对抗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但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标志。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伴随的症状包括发热、疲劳、头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也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
为了进一步明确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建议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检测以及针对特定病因的实验室检查如细菌培养等。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其原因。例如,由感染引起者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颗粒;而过敏性疾病导致者则需抗组胺药,如盐酸苯海拉明片、氯雷他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支持免疫系统的功能。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

2024-02-12 03:4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伊曲康唑口服液

治疗HIV 阳性或免疫系统损害患者的口腔和/ 或食道念珠菌病。对血液系统肿瘤、骨髓移植患者和预期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亦即真菌感染的发生。对于伴有发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疑为系统性真菌病时,可作为伊曲康唑注射液经验治疗的序贯疗法。

尼妥珠单抗注射液

本品与放疗联合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表达的Ⅲ/Ⅳ期鼻咽癌。使用本品前,患者应先确认其肿瘤细胞EGFR表达水平,EGFR中、高表达的患者推荐使用本品。检验操作应由熟练掌握EGFR检测试剂盒检测技术的实验室完成。检验中的某些失误,如使用较差的组织样本、未能严格遵从操作规程、使用不当的对照等均可能导致不可靠的结果。

伊曲康唑胶囊

深部真菌感染如芽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浅表真菌感染如花斑糠疹,阴道念珠菌病、足癣、手癣、体癣等,亦用于AIDS患者隐球菌病的长程治疗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真菌感染的预防。

那特真那他霉素滴眼液

5%的那他霉素适用于对本品敏感的微生物引起的真菌性睑炎、结膜炎和角膜炎,包括腐皮镰刀菌角膜炎。如同其他类型的溃疡性角膜炎那样,应根据临床诊断、涂片和角膜乔片培状等实验室检查,以及对药物的反应来确定真菌性角膜炎开始及持续治疗的时间。如有可能,应当在体外确定那他霉素抗有关的真菌的活性。单独使用那他霉素治疗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性尚未确定。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