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溶血> 什么叫溶血症?

医生回答(1)

董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溶血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过度破坏,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溶血症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导致红细胞结构异常或功能障碍,使其易于被破坏。这些缺陷包括红细胞膜蛋白、酶缺乏等,使红细胞容易受到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而溶解。溶血可导致贫血、黄疸、尿色深黄、发热、寒战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急性肾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为诊断溶血症,通常需要进行血常规、血生化、血涂片镜检以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等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还可能会安排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遗传性溶血性疾病。溶血症的治疗取决于其原因,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水杨酸钠、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或输血治疗。对于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可以考虑脾脏切除术。
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诱发溶血的物质,如某些食物或药物,并保持充足的休息,以支持自身免疫系统的健康。

2024-01-06 23:3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