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产科>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什么是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精选回答(1)

张刚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各种肝病及常见传染病的诊断及治疗。

提问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是指在妊娠前就患有病毒性肝炎,并在妊娠期发病,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和肝功能损害。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等。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等,其中甲型病毒性肝炎是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是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可导致孕妇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乏力、黄疸等症状,还可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流产等情况。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一般可通过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恩替卡韦片等,需遵医嘱服用。此外,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人工流产、剖宫产等手术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卧床休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2021-07-27 17:0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