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升血小板的针剂有哪些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升血小板的针剂包括利血生、鲨肝醇、白消安、司坦唑醇和红细胞生成素等。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它们可能具有潜在的副作用或与其他疾病相互作用。如果血小板计数持续低下或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指导。
1.利血生
利血生适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等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该药物能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使用时需监测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应停用。
2.鲨肝醇
鲨肝醇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本品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提高血小板数量。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白消安
白消安适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引起的血小板增多。此药为烷化剂类抗肿瘤药,具有较强的抑制DNA合成的作用。注意观察患者的血液学变化,定期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查。
4.司坦唑醇
司坦唑醇对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有较好的效果。本品属于合成的雄激素,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耐力。建议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并且不宜长期使用。
5.红细胞生成素
红细胞生成素用于肾性贫血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本品是内源性糖类蛋白激素,可以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使用时应注意可能出现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谨慎使用。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改善血小板水平。在治疗期间,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和适量运动,有助于提升身体素质,辅助病情恢复。

2025-02-17 13:3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再生障碍性贫血 (髓劳,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的疾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据国内21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明显低于白血病的发病率;慢性再障发病率为0.60/10万人口,急性再障为0.14/10万人口;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