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 肿瘤医院> 【胰腺导管腺癌?】

医生回答(1)

于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胰腺导管腺癌?】胰腺导管腺癌是发生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属于消化道肿瘤的一种。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吸烟、饮酒、肥胖、糖尿病等因素有关。早期可无症状或仅有非特异性腹痛等不适,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腹部包块、黄疸、消瘦等症状。
一、临床分期
1.A期:局限于胰腺内,没有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根据RECIST标准进行评估时,直径≤2cm的肿物为A1期;>2cm但≤5cm者为A2期;>5cm者为A3期。
2.B期:肿物超出胰腺被膜,侵及相邻脏器组织,或者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但是尚未远处转移,根据RECIST标准进行评估时,直径≤2cm者为B1期;>2cm但≤5cm者为B2期;>5cm者为B3期。
3.C期:肿物侵犯邻近器官,并有远处转移,根据RECIST标准进行评估时,任何大小均为C1期。
二、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对于诊断明确的患者来说,首选根治性切除术,即切除病变部位的整个胰腺以及周围受累组织,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若无法行根治性切除术,则应视具体情况选择保留幽门神经内分泌节细胞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扩大胰十二脂肠切除术等方法进行姑息性切除,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延长生存时间。
2.放疗与化疗:由于胰腺导管腺癌对放射线较敏感,因此在术后可行放疗,以预防局部复发。另外,还可通过化学药物抑制癌细胞增殖,常用化疗药包括吉西他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
3.靶向治疗:针对胰腺导管腺癌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如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VEGF信号通路等,已研发出一系列针对性.药物,如阿帕替尼、瑞戈非尼、呋喹替尼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
此外,在积极接受规范化的综合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护理、心理调适等辅助措施,有助于提高疗效,缓解不良反应。

2024-01-25 11:0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