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肝胆外科> 胆囊息肉> 中医治疗胆囊息肉的中成药

精选回答(1)

汪国营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肝胆胰脾外科危重疑难病例的诊治,大范围肝切除手术、复杂和困难部位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肝脏移植手术和全程管理。

提问

中医治疗胆囊息肉的中成药有消炎利胆片、胆舒胶囊、胆宁片、胆康胶囊、胆康合剂等,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

1、消炎利胆片

消炎利胆片主要是由穿心莲、溪黄草、苦木组成,具有清热、祛湿、利胆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管炎等疾病,也可以用于治疗胆囊息肉引起的口苦、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但对于脾胃虚寒、腹泻的患者应禁止服用。

2、胆舒胶囊

胆舒胶囊主要是由薄荷素油组成,具有舒肝理气、利胆排石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也可以用于治疗胆囊息肉引起的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但对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禁止服用。

3、胆宁片

胆宁片主要是由大黄、虎杖、青皮、陈皮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化湿、疏肝利胆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湿热未清引起的右上腹疼痛、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等症状。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人群应禁止服用。

4、胆康胶囊

胆康胶囊主要是由茵陈、郁金、人工牛黄、大黄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疏肝、利胆排石、解痉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所引起的右上腹疼痛、口干口苦、尿黄等症状,也可以用于治疗胆囊息肉引起的上述症状。

5、胆康合剂

胆康合剂主要是由柴胡、郁金、青皮、陈皮、大黄等药物组成,具有疏肝利胆、解痉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湿热未清引起的右上腹疼痛、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等症状。对于脾胃虚寒、大便溏泄的患者应禁止服用。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28 20: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