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 肿瘤医院> 「腹膜恶性肿瘤?」

医生回答(1)

于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腹膜恶性肿瘤?」腹膜恶性肿瘤是发生于间质-上皮交界区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原发性腹膜癌和继发性腹膜肿瘤。其中原发性腹膜癌较为常见,起源于卵巢表面、输卵管内面或盆腔腹膜的浆液性囊腺瘤恶变而成;而继发性腹膜肿瘤较为少见,主要为转移性肿瘤及腹膜假黏液瘤。
一、临床表现
1.原发性腹膜癌: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下腹部隐痛不适,并有持续性胀满感。中晚期则表现为腹胀、腹部肿块、腹水以及不同程度的疼痛等,常伴有发热、消瘦等症状。
2.继发性腹膜肿瘤:多数情况下,继发性腹膜肿瘤体积较小且生长较慢,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当肿瘤较大时,可能会引起局部压迫症状,如腹胀、腹痛、包块、肠梗阻、黄疸等。此外,若肿瘤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则可能出现其他部位的相关症状,如肝大、胆系受压、梗阻性黄疸、肺不张、骨髓浸润等。
二、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对于诊断明确的患者来说,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术后根据病理类型采取辅助化疗、放疗或者靶向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从而提高生存率并改善预后。
2.放射治疗:适用于不宜进行手术或手术禁忌证者,通过放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缓解患者的症状,延长其生命。
3.化学治疗:适用于各期不能耐受手术或放疗的患者,常用化疗药包括顺铂、卡铂、紫杉醇、吉西他滨等。
4.免疫治疗: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实体瘤疗效得到肯定,在腹膜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5.中医中药治疗:中医药作为辅助手段可以用于术前、术后减轻不良反应,也可以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促进机体恢复。
临床上针对腹膜恶性肿瘤一般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需注意加强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加速疾病康复。

2024-03-13 16: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复方斑蝥胶囊

破血消瘀,攻毒蚀疮。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恶性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等。

安替可胶囊

软坚散结、解毒定痛、养血活血。用于食管癌瘀毒证,与放疗合用可增强对食管癌的疗效;用于晚期原发性肝癌瘀毒证,对不宜手术、放化疗者有一定抑制肿瘤增长作用,可改善生存质量;用于中晚期胃癌(瘀毒证)的化疗辅助治疗配合5-FU-DDP方案(5-FU、MMC、DDP),可改善临床症状、生存质量。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甲磺酸溴隐亭片

内分泌系统疾病:泌乳素依赖性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育症(伴随高或正常泌乳素血症)、闭经(伴有或不伴有溢乳)、月经过少、黄体功能不足和药物诱导的高泌乳激素症(抗精神病药物和高血压治疗药物)。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与抗雌激素联合运用(如:氯底酚胺)治疗无排卵症。高泌乳素瘤:垂体泌乳激素分泌腺瘤的保守治疗,在手术治疗前抑制肿瘤生长或减小肿瘤面积,使切除容易进行;术后可用于降低仍然较高的泌乳素水平。肢端肥大症:单独应用或联合放疗、手术等可降低生长激素的血浆水平。抑制生理性泌乳:分娩或流产后通过抑制泌乳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