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耳鼻喉科> 耳朵> 耳朵下边鼓大包,有时候就鼓包

精选回答(1)

韩虹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过敏性鼻炎的脱敏治疗,对于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及慢性中耳炎、声带鼻肉、小结等疾病有较丰富经验。

提问

耳朵下边鼓大包,有时候就鼓包,可能是蚊虫叮咬、外伤、毛囊炎、皮脂腺囊肿、淋巴结肿大等原因所造成的,患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蚊虫叮咬

如果是处于炎热的夏季,身体受到蚊虫叮咬,可能会使毒液进入皮肤内,从而出现局部瘙痒、鼓包等症状。患者可以使用肥皂水进行局部冲洗,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花露水、风油精等进行改善。

2、外伤

如果耳朵下方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使局部软组织受损,从而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先冰敷,24小时以后再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从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不适症状。

3、毛囊炎

如果平时不注意个人卫生,皮脂分泌旺盛可能会导致局部毛囊受到细菌感染,从而诱发毛囊炎,出现红色丘疹、白色脓疱、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局部卫生,避免用手抓挠。

4、皮脂腺囊肿

患者如果平时不注意个人卫生,皮脂会堆积形成囊肿,并且可能会伴有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必要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处理。

5、淋巴结肿大

患者如果存在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疾病,可能会引起耳后淋巴结肿大,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头孢拉定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症状没有得到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08 20:1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毛囊炎 (疖)

毛囊炎(folliculitis)是指葡萄球菌侵入毛囊部位所发生的化脓性炎症。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如大珠疮、发际疮、羊胡子疮、蝼蛄疖、蝼蛄患、蟮拱头等。本病好发于头部、项部、臀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且有复发倾向,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

推荐医生更多

汪玉娇 主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杨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刘娇媚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孙红 主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李艳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胥琨琳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