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 肿瘤医院> 『白血病血常规有哪些异常?』

医生回答(1)

平演魁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白血病血常规有哪些异常?』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生、累积,会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因此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会呈现幼稚细胞的比例升高,同时伴有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的变化。
一、红细胞增多
1.红细胞增多:如果患者出现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可能会导致红细胞增高,表现为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网织红细胞比例均明显增高,而MCV及MCH值则可能降低。
2.红细胞偏低:如果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会使白细胞显著增高,并且以左移性细胞为主,会出现明显的贫血症状,表现为红细胞减少。
二、白细胞增多
1.白细胞增多:对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而言,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外周血中的原始细胞比例会有所增加,但是白细胞总数一般不会发生改变。随着病情发展,当原始细胞所占百分比超过5%时,则可诊断为白血病,此时就会发现白细胞明显增多。
2.白细胞偏低:如果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导致的白血病,会造成白细胞偏低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体内的中性粒细胞被破坏所致。
三、血小板增多
如果是急性的粒细胞性白血病,会导致外周血中的原粒细胞绝对值明显增高,从而引起血小板增多的现象。
四、其他情况
部分白血病类型会对血常规造成影响,如嗜血细胞综合症,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特征是全身性中性粒细胞过度聚集和反应性组织血管浸润,主要表现就是全血细胞减少,其中以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为常见,也会对血常规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白血病以及不同时期的白血病,都会对外周血中的成分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使血常规发生变化。若自身存在白血病的风险因素,需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处理。

2024-02-07 14: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乌苯美司胶囊

本品可增强免疫功能,用于抗癌化疗、放疗的辅助治疗,老年性免疫功能缺陷等。 可配合化疗、放疗及联合应用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及造血干 细胞移植后,以及其它实体瘤患者。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金诺芬片

典型或肯定的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服用一种或多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效果不显著或无法耐受的,可接受金诺芬治疗.金诺芬不能消除已出现的骨关节破坏,但有可能阻止或减缓关节的进一步损害.由于金诺芬起效慢,平均为3个月,有迟至5~6个月者,所以在服用金诺芬的同时宜加服非甾体抗炎药(NSAID),以便在金诺芬发挥作用前减轻病人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疼痛.类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