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 肿瘤医院> 脑胶质瘤复发转移的特点

医生回答(1)

康校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肿瘤科

提问

脑胶质瘤是颅内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做完手术切除治疗后有较高的几率出现复发和转移的情况。根据临床经验所得,脑胶质瘤复发转移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常见部位
1.大脑半球:由于大脑半球的解剖结构与功能不同,所以当患者发生大脑半球胶质瘤时,通常会先转移到同侧的大脑半球。
2.小脑半球:如果患者发生小脑半球胶质瘤,则容易向对侧大脑半球进行转移。
3.幕上:幕上的胶质瘤常转移到临近组织器官,如硬脑膜、垂体等。
4.幕下:幕下的胶质瘤则可能转移到脊髓以及椎管内的神经根。
5.脑室系统:对于体积较大的胶质瘤,可能会通过脑室内扩散到其他区域。
二、症状特点
1.癫痫发作:多数胶质瘤会发生浸润性生长,且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和破坏性,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癫痫发作。
2.压迫症状:随着胶质瘤体积不断增大,会对周围的脑组织造成挤压而产生占位效应,从而引起患者出现语言障碍、视力下降、听力减退等症状。
3.内分泌失调:如果胶质瘤位于蝶鞍区,则可能导致患者的内分泌失调,表现为肥胖、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复视等情况。
三、治疗方法
1.放射治疗:对于术后存在残留病灶或无法完全切除者,应给予全脑放疗,以降低局部复发率及延长生存时间。
2.化学药物治疗:常用化疗药包括卡莫司汀注射液、洛莫司汀胶囊、依托泊苷软胶囊等,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复制,达到减少体内残存癌细胞的目的。
3.靶向治疗:针对WHOⅢ级及以上胶质母细胞瘤,常用的靶向药物包括贝伐珠单抗注射液、阿替利珠单抗注射液等,能够阻断血管生成通路,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进而起到治疗作用。
4.免疫治疗:适用于伴有1p/19q联合缺失的GBS患者,目前常用的免疫药物为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等,可通过激活机体固有的抗癌免疫机制来抵抗肿瘤。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并保持情绪稳定。若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2024-01-09 16: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