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新生儿科> 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偏低是什么原因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偏低可能是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球蛋白血症、感染后免疫反应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中性粒细胞发育、分化和功能障碍,引起持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这会导致机体对感染的防御能力降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进行治疗,以促进中性粒细胞的生成。
2.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
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是指从出生时就存在长期循环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主要是因为造血干细胞发育缺陷或遗传因素导致粒细胞生成不足。针对此病的治疗通常需要遵照医生的意见进行,例如应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预防感染。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影响血液细胞生成的克隆性疾病,中性粒细胞产生受阻,从而出现数量减少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环孢素软胶囊、甲泼尼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由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过度合成而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症状,进而影响到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对于巨球蛋白血症,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5.感染后免疫反应
感染后免疫反应可能导致暂时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这是身体为对抗感染而产生的炎症反应的一部分。如果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以配合医生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抗生素治疗,比如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以便及时发现中性粒细胞的变化。必要时,应考虑进行骨髓穿刺和活检等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血液学疾病。

2024-10-24 10: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症,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hilicgranuloaytopenia)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10岁的儿童低于1.5×109/L,10~14岁儿童低于1.8×109/L,成人低于2.0×109/L。当粒细胞严重减少,低于0.5×109/L时,称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

适用药品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1.癌症化疗等原因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癌症患者使用骨髓抑制性化疗药物,特别在强烈的骨髓剥夺性化学药物治疗后,注射本品有助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缩短粒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加速粒细胞数的恢复,从而减少合并感染发热的危险性。2.促进骨髓移植后的中性粒细胞数升高。3.骨髓发育不良综合症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

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Ph+CML)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用于治疗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成人患者。用于以下适应症的安全有效性信息主要来自国外研究资料,中国人群数据有限:1.用于治疗成人复发的或难治的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2.用于治疗嗜酸细胞过多综合症(HES)和/或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伴有FIP1L1-PDGFRα融合激酶的成年患者。3.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性疾病(MDS/MPD)伴有血小板衍生生

苯丁酸氮芥片

霍奇金病,数种非霍奇金病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晚期卵巢腺癌。本品对于部分乳腺癌病人也有明显的疗效。

伊曲康唑胶囊

深部真菌感染如芽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浅表真菌感染如花斑糠疹,阴道念珠菌病、足癣、手癣、体癣等,亦用于AIDS患者隐球菌病的长程治疗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真菌感染的预防。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