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食管癌晚期中药治疗
补充说明:食管癌晚期中药治疗
a******W 2022-02-25 14:3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食管癌晚期可通过扶正固本、健脾和胃、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等治疗措施进行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扶正固本
通过服用补气养血、滋阴壮阳的中药方剂来改善患者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此法适用于食管癌晚期患者的气血两虚、阴阳失调等症状,可辅助缓解病情。
2.健脾和胃
通过口服具有健脾和胃作用的中药汤剂或丸散,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以达到调理脾胃功能的目的。此方法有助于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不适现象,进而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利用;对于食管癌所致吞咽困难也有一定缓解效果。
3.清热解毒
选用黄连解毒汤、葛根芩连汤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方剂进行外敷或内服。这些方剂能够有效减轻由食管癌引起的口舌生疮、咽喉疼痛等上火症状,并且还对控制肿瘤发展有一定帮助。
4.活血化瘀
采用赤芍、桃仁、红花等中药材配伍而成的复方制剂进行内外合治。此法旨在改善因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的胸痛、背痛等问题,并能间接地促进食物下咽。
5.利水消肿
通过使用茯苓、泽泻、猪苓等中药材制成的单味或复方药物进行口服。上述中药具有一定的渗透压效应,有利于增加尿液排泄量并减少体内水分潴留;这对于缓解由于食管癌压迫所引起的颈部水肿有积极意义。
在选择中药治疗时,应考虑到个体差异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密切监测身体反应。同时,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过硬或过热的食物,以减轻吞咽困难的症状。
2024-03-05 19:33
举报向医生提问
食欲不振是指对食物缺乏需求的欲望。严重的食欲不振称为厌食。 食欲的中枢在下丘脑,其与大脑皮层有广泛的联系。在下丘脑有两个调节摄食的中枢,一个是饱足中枢,在腹内侧核,动物实验,破坏此中枢,出现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另一个是嗜食中枢,在腹外侧核,破坏此中枢,动物出现食欲丧失,拒食。这两个中枢相互调节,以控制摄食。
症状起因:引起食欲不振的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9点: 1、过度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 会引起胃壁供血不足,胃分泌养活,使胃消化功能减弱。 2、饥饱不均: 胃经常处于饥饿状态,久之会造成胃粘膜损伤,引起食欲不振。 3、情绪紧张过度疲劳: 在当今快节奏和竞争的社会中,人们容易引起失眠、焦虑等紧张情绪,导致胃内分泌酸干扰功能失调,引起食欲不振。 4、暴饮暴食使胃过度扩张: 食物停留时间过长,轻则造成粘膜损伤,重则造成胃穿孔。 5、酗酒吸烟: 酒精可损伤舌头上专管味觉的味蕾,酒精也可直接损伤胃粘膜,如果患有溃疡病、慢性胃炎,酗酒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胃和十二指肠穿孔;烟雾对胃粘膜的危害并不小于饮酒,吸烟也会引起慢性胃炎。 6、生冷食物: 经常吃生冷食物,尤其是睡前吃生冷食物易导致胃寒,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7、药物因素: 有些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某些药物长期服用可导致药原性味觉障碍。有时也与环境、心理状态、食品的加工等有一定的关系。 8、睡前饱食: 晚餐过饱,必然使胃肠负担加重,胃液分泌紊乱,易出现食欲下降。另外,还可导致肥胖、睡眠不实、结石、糖尿病等。 9、饱食后运动: 饱食后短时间内剧烈运动会导致胃蠕动增快,继而出现胃痉挛,出现胃部长痛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有的甚至可能造成胃扭转。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消化
安替可胶囊
软坚散结、解毒定痛、养血活血。用于食管癌瘀毒证,与放疗合用可增强对食管癌的疗效;用于晚期原发性肝癌瘀毒证,对不宜手术、放化疗者有一定抑制肿瘤增长作用,可改善生存质量;用于中晚期胃癌(瘀毒证)的化疗辅助治疗配合5-FU-DDP方案(5-FU、MMC、DDP),可改善临床症状、生存质量。
乳结泰胶囊
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活血止痛。用于肝郁气滞,痰凝血瘀所致乳房肿块胀痛,触痛,胸肋胀闷,烦躁易怒,舌质偏红,或紫暗,或有瘀斑,苔黄,脉弦滑或弦涩;乳腺增生症见上述证候者。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复方天仙胶囊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散结止痛。对食管癌、胃癌有一定抑制作用;配合化疗、放疗、可提高其疗效。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