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抗利尿激素分泌>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会怎样

医生回答(1)

万国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内分泌科

提问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尿量增加、口渴、疲乏、眩晕,严重时可引起昏迷。
1.尿量增加
抗利尿激素通过提高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来减少尿液产生,当其分泌不足时会导致尿液稀释和排出增多。会引起频繁排尿、夜尿增多等现象,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
2.口渴
抗利尿激素不足会影响肾脏浓缩功能,导致尿液浓度降低,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进而引起中枢性烦渴。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口干舌燥感,需要频繁饮水以缓解不适症状。
3.疲乏
抗利尿激素不足可能影响身体水分平衡,造成电解质紊乱,从而引发疲劳感。容易感到乏力、倦怠,甚至出现嗜睡的情况,日常活动能力下降。
4.眩晕
抗利尿激素不足引起的水中毒可能导致血液循环系统负荷加重,颅内压增高,进而诱发眩晕。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
5.昏迷
长时间的抗利尿激素缺乏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水中毒,引起脑水肿,使颅内压力升高,压迫大脑神经组织,从而引起昏迷。表现为神志不清或失去意识,需要立即就医处理,否则会对生命健康构成威胁。
如果确诊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应避免过量饮水,以免加重症状。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等利尿剂进行治疗,有助于调节体内的水分平衡。

2024-02-12 19:5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