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流鼻涕怎么办
补充说明:流鼻涕怎么办
a******W 2014-07-13 11:4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流鼻涕可以尝试鼻腔冲洗、热敷、抗组胺药、蒸汽吸入、鼻用皮质类固醇喷雾等方法缓解。如果症状持续不改善或者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溶液或其他非刺激性溶液温和地清洁两侧鼻孔。减少黏膜刺激及过敏原接触,缓解因感染或过敏引起的频繁分泌物。适合处理由花粉、尘螨引起之连续性流涕。
2.热敷
采用温度适宜且不过高的湿毛巾轻轻放置于受鼻子外部区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出;对于感冒诱发的上述现象有积极作用。
3.抗组胺药
口服或外用含有抗组胺成分的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按说明书指示剂量服用。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黏膜反应,从而缓解流涕症状。适用于缓解由过敏导致的持续性流涕。
4.蒸汽吸入
利用加湿器或者沸水产生蒸汽,让患者呼吸蒸汽数分钟至十几分钟。湿润空气有助于稀释鼻腔内的分泌物,使其更容易被排出。对缓解感冒引起的流涕有效。
5.鼻用皮质类固醇喷雾
选择合适的皮质类固醇喷雾剂,例如氟替卡松或丙酸倍他米松,按医嘱每日定时喷入两侧鼻孔。具有显著抑制免疫应答和降低黏膜炎症的作用,能有效控制慢性鼻炎所致反复性流涕。针对长期存在此问题时可考虑使用。
面对持续性的流涕症状,建议避免食用可能引发粘液分泌增加的食物,如辛辣食品。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防止冷风直吹,以免加重症状。
2024-01-17 13:18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流鼻涕是鼻部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可经前鼻孔流出,也可后流入鼻咽部。流入后鼻孔,经鼻咽、口腔吐出者称后流鼻涕。正常鼻腔中只有少量黏液,呈湿润状态,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鼻腔有病变时可以引起鼻分泌物性质和量的改变。鼻腔分泌物外溢时,称为流鼻涕。
症状起因:流鼻涕最多见于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常见的流鼻涕的原因包括:1、感冒:初期为清水样或者粘液性,感冒后期可以出现脓涕。2、慢性鼻炎:鼻涕多为粘液性鼻涕。量可多可少。3、过敏性鼻炎:为流清水样涕,量较多,伴有打喷嚏,鼻痒感,可常年性发作,也可以季节性发作。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可以伴有哮喘,尤其是小儿。4、慢性鼻窦炎:多为粘液脓性分泌物,双侧或者单侧,伴有鼻塞,头昏,记忆力下降等。单侧的鼻窦炎要考虑牙源性鼻窦炎。5、鼻息肉也可以出现流清水涕,感染时可以伴有流脓涕,可出现鼻塞,头昏,记忆力下降等。6、小儿的分泌比较旺盛,如果没有其它不适,可能为冷空气刺激鼻腔引起,不需要特别处理。单侧鼻塞伴涕中带血可能为鼻腔内异物引起。7、流黄水样分泌物,要考虑鼻窦内囊肿的可能,摄鼻窦X线片或者CT。8、涕中带血可以参照鼻出血的常见原因。9、其它原因还包括脑脊梁液鼻漏,萎缩性鼻炎等,后者以鼻干痂为主,鼻涕稠厚,少且臭。伤风感冒引起流鼻涕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了。但为什么有的人感冒好了还经常流鼻涕?感冒时流涕称急性鼻炎,此时鼻腔粘膜充血肿胀,腺体分泌增多即形成鼻涕。起初为清水样的,3~5日后渐为脓涕,1~2周后可痊愈。如果急性鼻炎反复发作,鼻粘膜长期充血肿胀甚至肥厚,即为慢性鼻炎,就会经常流鼻涕了。鼻内有涕时应叫孩子自行擤出。要有正确的擤鼻方法,按住一侧鼻孔,一侧一侧地擤。同时要在鼻腔通畅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副鼻窦内鼻涕不易擤出,而鼻腔内脓涕可进入副鼻窦内,也可进入咽鼓管造成中耳炎。鼻内滴入麻黄素之类的血管收缩药可使涕减少,但萎缩性鼻炎患者不可用此类药物。滴药时要防止药液流入口中,因孩子感觉到苦味,以后不会再让滴药。同时,为使药液均匀滴入鼻腔,而不至于迅速地流出来,也必须要有正确的滴药姿势。鼻涕过多的副鼻窦炎,可到医院作换置疗法或穿刺灌洗法治疗。
就诊科室:耳鼻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