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脑水肿消除
补充说明:脑水肿消除
a******W 2014-07-25 22:5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脑胶质瘤患者的饮食调理是非常重要的。日常饮食中高蛋白、高纤维素这些高营养的食物要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肉类,家禽类,豆制品类,高纤维的如动物的肝脏、胡萝卜、番茄,柠檬、水果等,特别是有抗癌效果的如胡萝卜,香菇,木耳,豆类,黄花菜,芦笋、甲鱼等可以多吃些。
2014-07-25 22:5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脑水肿消除的表现,主要包括头痛症状减轻、颅内压逐渐恢复正常、神经功能逐渐恢复、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其他表现等。
1、头痛症状减轻
脑水肿可能是由于脑部受到外伤、脑部肿瘤等原因引起的,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升高,从而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微,经过治疗后,脑水肿消除,头痛症状可能会逐渐减轻。
2、颅内压逐渐恢复正常
如果患者出现脑水肿的情况,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经过治疗后,颅内压会逐渐恢复正常,头痛、恶心等症状也会逐渐消失。
3、神经功能逐渐恢复
脑水肿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引起肢体麻木、肌力减退等症状。经过治疗后,神经功能会逐渐恢复,肢体麻木、肌力减退等症状也会逐渐消失。
4、生命体征逐渐稳定
脑水肿患者在进行检查时,会发现生命体征比较紊乱,如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不规律等。当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说明病情在逐渐好转。
5、其他表现
脑水肿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躁动、抽搐等症状。如果患者的意识障碍逐渐好转,说明病情在逐渐好转。如果患者的躁动逐渐减轻,说明病情在逐渐好转。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脑水肿的情况。另外,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等药物进行治疗。
2014-07-25 22:51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基本发病机制是微血管通透性增高。正常血脑屏障只容许一些小分子溶质通过,因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很低,基外周几乎被星形胶质细胞终足所包围,后者被视为血脑屏障的组成部分(第二道屏障)。故平时组织间液几乎不含蛋白,但血管源性脑水肿时的水肿液含较多蛋白质表明微血管通透性已增高。实验观察发现水肿中心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大小吞饮泡囊增多;用铁蛋白作示踪剂,发现该颗粒出现于吞饮泡囊中,游离于胞浆和基底膜内,停留于细胞间隙中,和出现于水肿组织中,从而判定水肿液是经内皮细胞内和细胞之间的通道渗出并扩展的。通透性增高的机制尚不详知,可能与一些化学介质的作用有关。有人发现水肿白质中5-羟色胺明显增多,后者经脑脊髓液引入脑实质,可致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近期资料表明,自由基损伤内皮细胞的可能性很大,肌肉内注射自由基清除剂对苯二胺(DPPD),可减轻实验性冻伤性脑水肿。在细胞中毒性脑水肿的发展中,微血管通透性不增高。目前认为这类水肿是脑细胞摄水增多而致肿胀。细胞中毒性脑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钠泵功能减退有关。前文所述的各种代谢抑制物及急性缺氧可能都使ATP生成减少,致依赖于ATP提供能量的钠泵活动衰减,Na+不能向细胞外主动运转,水分乃进入细胞内以恢复平衡,故造成过量Na+和水在脑细胞内积聚。至于急性低钠血症时,则是因细胞外低渗,故水分转移到细胞内。新的资料表明,脑细胞膜含较多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其不饱和双键易受自由基的影响而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损伤膜结构和功能。此因素在细胞中中毒性脑水肿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自由基损伤线粒体膜,后者功能受损又导致ATP生成减少。间质性脑水肿液来自脑脊髓液,当脑脊髓液生成和回流的通路受阻(如导水管被肿瘤,或炎性增生所堵塞)时,它就在脑室中积聚,过多积聚使室内压上升,以致脑室管膜通透性增高甚至破裂,而溢入附近间质引起周围白质的间质性脑水肿。
就诊科室:脑外科
卡莫司汀注射液
因能够通过血脑屏障,故对脑瘤(恶性胶质细胞瘤、脑干胶质瘤、成神经管细胞瘤、星形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脑转移瘤和脑膜白血病有效,对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与其它药物合用对恶性黑色素瘤有效。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恩替卡韦分散片
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
沉香十七味丸
“白脉病”:白脉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以及各种神经。出现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肌筋萎缩、偏瘫、麻痹、言语不清等症状。“赫依”血不调:是指赫依与血相互不合而形成的疾病,本方指跌打损伤、扭挫伤、筋骨肿痛、骨质增生、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瘫等引起的疼痛、瘀肿、功能障碍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