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心肺复苏术
补充说明:心肺复苏术
a******W 2014-08-08 10:0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心肺复苏术的步骤: 1、检查患者清醒程度:无反应,呼叫救援;有反应,迅速检查伤势及呼救 2、畅通气道,检查呼吸:无呼吸,打开气道;有呼吸,维持气道通畅及呼救;气道不通畅,清除异物;气道通畅,检查颈动脉 3、检查颈动脉:有搏动,施行人工呼吸;无搏动,施行心肺复苏术 (四)心肺复苏术施行有效: 1、恢复自主的呼吸和脉搏; 2、有知觉,反应及呻吟等。 (五)终止心肺复苏术的条件: 1、已恢复自主的呼吸和脉搏; 2、有医务人到场; 3、操作者已筋疲力尽而无法再施行心肺复苏术; 4、心肺复苏术持续一小时之后,患(伤)者瞳孔散大固定,心电活动、呼吸不恢复,表示脑及心脏死亡。 (六)注意事项: 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2、胸外心脏按术只能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4、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5、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2014-08-08 10:0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心肺复苏术又称为心肺复苏术,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急救技术,通过心肺复苏术,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循环,从而使患者脱离进一步的危险状态。
心肺复苏术是一种急救技术,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包括心源性、肺源性、神经源性、药源性等,可以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是将患者放在平地或硬板床上,施救者位于患者的右侧,将患者的头部向后仰,保持气道通畅,然后使用双指按压法进行心脏按压,按压的部位在胸骨下半部,双手交叉重叠,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5-6cm,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这样可以使患者的胸廓扩张,从而使心脏和大脑得到充分的供氧。在进行心肺复苏术时,一定要注意按压的部位、按压的频率以及按压的幅度,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患者出现肋骨骨折、心脏损伤等情况。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发生心搏骤停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心搏骤停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心肺复苏术进行治疗。
2014-08-08 10:09
举报向医生提问
胃急性扩张(acutedilatationof stomach)是指胃和十二指肠内由于大量气体、液体或食物潴留而引起胃和十二指肠上段的高度扩张。Rokitansky于1842年首先描述了1例胃急性扩张病人的尸检结果,Fagge于1873阐述了胃急性扩张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从此开始了人们对这种疾病的深入研究。胃急性扩张时内容物在胃及十二指肠内潴留而不能被吸收,故常发生反复呕吐,造成失水和电解质丢失,出现酸碱失衡以及血容量缩减和周围循环衰竭。胃壁因过度伸张、变薄或因炎性水肿而增厚,或因血运障碍胃壁坏死、穿孔,引起腹膜炎和导致休克。十二指肠横部受肠系膜上动脉的压迫,可能发生压迫性溃疡。胃急性扩张通常为腹部手术后或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及长期卧床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国内报道多因暴饮暴食所致。
明目羊肝丸
滋阴明目。用于肝肾衰弱,精血不足,发为青盲,视物昏花,瞳孔散大,两目干涩,迎风流泪,目生内障。
碳酸氢钠注射液
(1)冶疗化谢性酸中毒。治疗轻至中度化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重度化谢性酸中毒则应静脉滴注,如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的原发性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2)碱化尿液。用于尿酸性肾结石的预防,减少磺胺灯药物的肾毒性,及急性溶血防止血红蛋白沉积在肾小管。(3)作为制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4)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及甲醇等中毒。但本品禁用于吞食强酸中毒时的洗胃,因本品与强酸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导致急性胃扩张甚至胃破裂。
止咳丸
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普济痔疮栓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热证便血。对各期内痔便血及混合痔肿胀等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