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 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

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

发病时间:不清楚

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

补充说明: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

s*******c 2014-08-11 20:50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 骨痛 化疗 骨髓抑制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头痛 发热 睡眠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能升高白细胞计数。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是通过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来提高白细胞计数的一种生物制剂。它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对于淋巴细胞和其他白细胞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化疗后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由于个体差异,少数人在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时可能出现头痛、发热等不良反应。
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时需监测患者血象变化,以评估其效果与安全性。使用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提升机体免疫力。

2024-01-19 10:52

举报

医生回答(1)

金映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用量和用药时间应根据患者化疗的强度和中性粒细胞下降的程度决定。对化疗强度较大或粒细胞下降较明显的患者以2.5μg/kg体重/日的剂量连续用药7天以上较为适宜,至中性粒细胞恢复至5,000/mm3停药;如所用化疗药物的剂量较低,估计造成的骨髓抑制不太严重者,可考虑使用较低剂量预防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以1.25μg/kg体重/日的剂量用药,至中性粒细胞数稳定于安全范围;对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已明显降低的患者(中性粒细胞<1,000/mm3),以5μg/kg体重/日的剂量用药至中性粒细胞恢复至5,000/mm3以上,稳定后终止本品治疗并监视病情。

2014-08-11 20:5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症,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hilicgranuloaytopenia)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10岁的儿童低于1.5×109/L,10~14岁儿童低于1.8×109/L,成人低于2.0×109/L。当粒细胞严重减少,低于0.5×109/L时,称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

适用药品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1.癌症化疗等原因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癌症患者使用骨髓抑制性化疗药物,特别在强烈的骨髓剥夺性化学药物治疗后,注射本品有助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缩短粒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加速粒细胞数的恢复,从而减少合并感染发热的危险性。2.促进骨髓移植后的中性粒细胞数升高。3.骨髓发育不良综合症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

本品可用于治疗成人和2月龄至16岁儿童上述敏感细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包括下呼吸道感染 (肺炎和支气管炎) ,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和复杂性尿路感染 (包括肾盂肾炎) ,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复杂性腹腔内感染 (包括腹膜炎和胆道感染) ,妇产科感染,败血症,以及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的经验治疗。也可用于儿童细菌性脑脊髓膜炎。 怀疑有细菌感染时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但是因为头孢吡肟是一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的广谱杀菌剂,故在药敏试验结果揭晓前可开始头孢吡肟单药治疗。对疑有厌氧菌混合感染时,建议合用其他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进行初始治疗。一旦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揭晓,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本品适用于接受腹腔手术的患者的预防性用药。

伊曲康唑口服液

治疗HIV阳性或免疫系统损害患者的口腔和/或食道念珠菌病。对血液系统肿瘤、骨髓移植患者和预期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亦即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