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
补充说明: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
a******W 2014-12-08 17:5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通常包括体位、情绪、饮食、伤口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治疗等。
1、体位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在发病期间要保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血压升高等,以免加重病情。
2、情绪
由于患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户外散步,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3、饮食
患者在发病期间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进食小米粥、面条等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有助于促进疾病康复。
4、伤口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伤口需要定期换药,还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以免引起感染的情况。
5、病情观察
患者需要注意监测生命体征,主要包括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等,如果出现血压升高、呼吸不规律、心跳加快等情况,需要及时告知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6、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吲哚美辛片等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可以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另外,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降低颅内压的效果。
此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17-10-16 09:53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建议: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少食多餐,提供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质、清淡易消化食物并告知患者多食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韭菜、芹菜、香蕉),并保证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忌辛辣食物,每次饭后1~2h按摩腹部数分钟,可促进肠蠕动,有助于消化,保持大便通畅。切忌用力排便,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通便药。切忌过于饱餐,增加腹内压造成颅内压增高。同时限制水的摄入量,每日入量在1500ml,以免加重脑水肿。神志清楚病人嘱进食时动作缓慢,床头抬高15°~30°,头偏向一侧,防止呛咳。
2014-12-08 17:51
举报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大量积血堵塞了脑池,并影响脑脊液回收入大脑镰静脉窦,因而引起急性脑积水导致严重颅内压增高,以后可逐渐转为慢性脑积水。另外,蛛网膜下腔积血过多,血液刺激炎性物质分泌,造成纤维素粘连及蛛网膜颗粒被闭塞,容易形成正常压力脑积水。因此,如何把蛛网膜下腔中的血液尽快清除,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不论是手术治疗或是内科治疗后,一定要预防再出血的发生。主要措施是避免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控制血压,另外对可引起出血其他高危因素,如糖尿病、心脏病、肥胖、高血脂、吸烟、过度饮酒等疾病和不良生活习惯,应及时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调整和控制饮食,保持积极愉快乐观的生活态度,对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都有一定的价值。
2014-12-08 17:51
举报向医生提问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脑表面和脑底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又称自发性SAH。脑实质或脑室出血、外伤性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为继发性SAH。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率占急性脑血管病的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