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2)

王俊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三高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各种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以及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提问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是指在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血压高于正常值的表现。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饮食习惯、肥胖、精神应激、吸烟等因素有关。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心悸、疲劳、视力模糊等症状。如果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可能会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并影响到靶器官,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压药进行治疗,如硝苯地平、美托洛尔、卡托普利等,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建议患者平时注意饮食,避免吃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如咸菜、肥肉、蛋糕等。同时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绪激动,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以免血压升高。平时患者可适当进行运动,如慢跑、游泳、散步等,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2023-07-23 01:47

举报

楚庆岩 副主任医师 烟台市海阳荣军医院

擅长:擅长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对其他呼吸内科、泌尿内科等疾病也有治疗经验。

提问

你好。所谓的原发性高血压不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压增高,多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发病与体质肥胖,膳食高盐高脂类食物的人群。患有高血压需要综合治疗和控制,药物治疗是一方面。如果你服用的药物效果不明显,可以换用其他降压药。同时要经常运动,注意休息不熬夜,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保持情绪稳定。

2017-10-16 12:51

举报

医生回答(5)

张德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以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其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等有关。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通常涉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肾功能异常。这些系统的紊乱导致水钠潴留、细胞外液容量增加,从而引起血压上升。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症状包括头痛、眩晕、心悸、耳鸣、眼花、鼻出血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肢浮肿、夜尿增多等症状。
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病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压测量、尿常规、血生化、电解质水平检测以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药物治疗则需遵医嘱使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美托洛尔等。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脂、高盐食物,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控制血压稳定。

2023-12-28 01:34

举报

郑秀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高血压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
继发的高血压属于其他疾病导致,不属于循环系统的高血压范畴。
原发高血压就是常说的高血压病,是没有明显诱因的。
高血压主要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各个动脉的硬化、狭窄从而导致脏器的供血不足,例如心、脑、
这种情况需要合用一下其他类的药物。
1利尿剂,例如氢、安体舒通等。
2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雅施达。
3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倍他乐克。
以上的选用一种就可以。
医生询问:
有没有心脏、脑的并发症?

2015-09-16 16:32

举报

张德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简单说,原发就是病因不明的,继发的就是能够找到确切病因的(继发于其他疾病之上的)。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去甲肾上腺素可诱导心肌蛋白合成,致心肌肥厚。长期血压升高,左心室收缩负荷过度,也是心肌肥厚的原因。心肌肥厚和合并心脏扩张则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压还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患者应用药物控制血压,并选用适当的药物改善心脏的功能

2015-09-16 16:32

举报

郑力行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正常血压在90-140mmHg范围,根据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坏程度可分轻、中、重度;临床上高血压分为两大类,一是原发性高血压,其占到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病因至今尚未明确,但与人的不良饮食,起居习惯及精神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二是继发性高血压,其由于其它的疾病引起如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病症引起的高血压.对于原发性高血压主要采取非药物治疗限制钠的摄入、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和调节生物行为;对于药物治疗需长期坚持可以减少并发症死亡率,推迟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高血压病理生理变化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小动脉管腔变小血压升高,持续多年后还可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硬化管腔狭窄管壁弹性减低从而病情进一步加剧。

2015-09-16 16:32

举报

姚平闯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目前来讲降压药用的适当,都可以起到有效的降压作用,有可能你所用的药不太合适你,或者生活方面不太注意。你这种情况,建议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结合你的情况调整用药。平时注意清淡饮食,适量运动,放松心情。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按时就医。

2015-09-16 16: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心肌肥厚

这是一种产生较缓慢但较有效的代偿功能,主要发生在长期压力负荷过重的情况下,心肌总量增加,收缩力加强,使心脏得以维持正常的血循环,同时有相当的储备力。但这种代偿功能也有其不利之处,主要因为肥大的心肌需氧增加,而冠状动脉的供血量往往不能予以满足,造成心肌缺血,这将最后导致心肌收缩力的减退。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肥厚为特征。表现为心室肌肥厚,典型者在左心室,以室间隔为甚,偶尔可呈同心性肥厚。

  • 症状起因:病因未明。目前认为遗传因素是主要病因,其依据是本病有明显的家族性发病倾向,常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有些患者出生时即有本病,本病患者中可见到HLA抗原的遗传基因型。病变以心肌肥厚为主,心脏重量增加。心肌肥厚可见于室间隔和游离壁,以前者为甚,常呈不对称(非同心)性肥厚,即心室壁各处肥厚程度不等部位以左心室为常见,右心室少见。室间隔高度肥厚向左心室腔内突出,收缩时引起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者,称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旧称“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室间隔肥厚程度较轻,收缩期未引起左室流出道明显梗阻者,称为“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前乳头肌也可肥厚,常移位而影响正常的瓣膜功能。心肌高度肥厚时,左心室腔减小。不成比例的心肌肥厚常使室间隔的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1.3,少数可达3。有一种变异型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尖区的心肌肥厚较著。此型的心包下冠状动脉正常,但心室壁内冠状动脉数增多而管腔狭窄。显微镜下见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畸形,细胞分支多,线粒体增多,心肌细胞极度肥大,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多,此外,尚有间质纤维增生。电镜下见肌原纤维排列也紊乱。23患者二尖瓣叶增大增长,与二尖瓣前叶相对处的左室内膜壁上有一纤维斑块是二尖瓣与室间隔碰击所致。各年龄均可发生本病,但心肌肥厚在40岁以下者比40岁以上者严重,此种肥厚与年龄的关系原因未明。随病程发展,心肌纤维化增多,心室壁肥厚减少,心腔狭小程度也减轻,呈晚期表现。

  • 可能疾病: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原发性心脏淋巴瘤  淀粉样变  创伤性心源性溶血性贫血  药物性心肌病  

  • 常见检查: 选择性心血管造影  早孕检查  

  • 就诊科室:心胸、心血管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张然航 主治医师

提问

合肥心脑血管病医院

雷著斌

提问

上海天佑医院

龚树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王正文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

关菁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花生医院

孟广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