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ppt
补充说明:糖尿病高渗性昏迷ppt
a******W 2017-02-26 12:12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口渴 昏迷 失水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ppt是指尿素氮,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尿素氮一般会升高。
尿素氮是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产物,主要是通过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导致尿素氮升高。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是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血糖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渗透到细胞内,引起脑细胞脱水,甚至导致昏迷。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导致尿素氮升高。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补液治疗,可以遵医嘱使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等进行补液,同时还需要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盐酸二甲双胍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监测血糖,还需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以免导致患者出现窒息的情况。
2018-09-07 23:10
举报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一种较少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多见于老年无糖尿病病史或2型糖尿病轻症患者,也可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原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在诱因作用下血糖急骤上升,促进糖代谢紊乱加重,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发生低血容量高渗性脱水,常常出现神经系统异常。补液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对预后起着决定性作用。患者的失水程度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更为严重,估计可达体液的四分之一或体重的八分之一以上。
2018-09-07 23:0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治疗需立即前往医院进行紧急处理。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由于长时间未及时发现并治疗糖尿病所致,此时身体处于严重的代谢紊乱状态,需要专业的医疗干预以纠正电解质失衡、恢复液体平衡,并预防进一步的器官损伤。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比例,并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或温和瑜伽,以改善血糖控制。
针对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治疗,关键在于快速降低血糖水平,同时监测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使用可能导致渗透压升高的药物。
2024-01-07 15:54
举报高渗性昏迷是一种常发生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急性并发症,在1型糖尿病病友身上比较少见,临床表现与酮症酸中毒相似,只是尿中没有酮体,少有酸中毒。由于血糖和血渗透压很高,患者很容易发生昏迷,一旦发病,死亡率也远比酮症酸中毒昏迷为高。处理和抢救的原则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近。
2017-02-26 12:24
举报你好,摄水不足老年人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卧床病人、精神失常或昏迷患者以及不能主动摄水的幼儿等;失水过多和脱水如严重的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患者,神经内、外科脱水治疗,透析治疗等。
2017-02-26 12:23
举报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又称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大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Ⅱ型)轻症糖尿病及少数幼年(Ⅰ型)病者。男女发病率相似。此组病人糖尿病大多较轻,除少数病例外一般无酮症史,不需胰岛素治疗,可治以饮食或口服药等,或出现于从未确诊糖尿病者。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是一种较少见的、严重的急性糖尿病并发症,其主要临床特征为严重的高血糖、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意识障碍或昏迷。本病病死率高,应予以足够的警惕、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2017-02-26 12:23
举报向医生提问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HNDC)是糖尿病一种较少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多见于老年无糖尿病史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轻症患者,但也可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原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在诱因作用下血糖急骤上升,促进糖代谢紊乱加重,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发生低血容量高渗性脱水,原有动脉硬化使大脑皮质供血不足和缺氧,以致造成精神神经症状及昏迷。
多发人群:老年人,肾功能下降者
临床检查:尿葡萄糖 血浆渗透压 尿丙酮 餐后2小时血糖 葡萄糖可的松耐量试验
格列吡嗪控释片
适用于经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2~3个月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这类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需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且无急性并发症(如感染、创伤、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不合并妊娠,无严重的慢性并发症。
肠炎宁颗粒2克
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
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I)
本品配合饮食和运动治疗,适合使用沙格列汀和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以改善此类患者的血糖控制(参见临床试验)。 使用限制 本品不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尚未在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中进行本品的研究。尚未确定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使用本品是否会增加胰腺炎发生的风险(参见注意事项,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