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护理

精选回答(1)

董丽燕 主管护师 抚州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妇产科,内科各种疾病,传染性疾病护理。

提问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治疗措施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相关的护理。

1、饮食护理

患者需要改变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应避免吃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奶油蛋糕、糖果等,也应避免吃辣椒、生姜等刺激性的食物,否则可能会加重病情。

2、皮肤护理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患者,还有可能会导致皮肤受到一定的损伤,容易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等症状,因此需要做好皮肤的防护措施,可以使用温水进行擦拭,也可以使用肥皂水进行冲洗。

3、病情观察

患者需要时刻注意身体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告知医生,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4、心理护理

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恍惚、胡言乱语等情况,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家属要注意多跟患者进行沟通,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来改善病情。

5、治疗措施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具有降糖作用的药物,比如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等,从而使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也需要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避免在高危的环境中,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持续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需要时刻注意身体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2018-10-23 19:53

举报

医生回答(5)

黎永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护理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并采取补液治疗、电解质平衡调整、胰岛素治疗、营养支持和并发症管理等措施。
1.补液治疗
补液治疗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失衡。输液速率根据患者临床反应调整。此措施有助于恢复血容量并改善脑部水肿,缓解颅内高压的症状。对于存在严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尤为重要。
2.电解质平衡调整
电解质平衡调整涉及监测患者的钠、钾和其他电解质水平,并根据结果给予相应补充或限制摄入。保持适当的电解质平衡有助于预防和纠正由高血糖引起的代谢异常。对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
3.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治疗通常采用皮下注射方式给药,剂量依据患者血糖水平个体化调整。胰岛素能降低高血糖状态,缓解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相关症状。是治疗该病的核心措施之一。
4.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包括提供易于消化吸收且低卡路里的饮食,必要时可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机体修复受损组织,加速康复过程。但需注意避免过量热量导致血糖波动。
5.并发症管理
并发症管理包括密切监测并处理心血管、肾脏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由于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疾病,故对其进行有效管理至关重要。
在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护理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避免过度补液以防脑水肿加重。同时,教育患者家属识别早期征兆,如意识障碍或行为改变,以便及时就医。

2024-03-07 14:54

举报

赵丽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一种较少见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其临床特征为严重的高血糖、高血钠、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表现,患者常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或昏迷。约2/3患者于发病前无糖尿病史,或仅有轻度症状。

2017-03-21 08:46

举报

姚良红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是不会死的,这不是什么大病,您要是能好好接受医生对您的一切治疗过程的话,相信您一定会在短时间内就好起来的。

2017-03-21 08:43

举报

曹天云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休克者,先给予生理盐水和胶体(血浆等)溶液,尽快纠正休克;无休克或休克已纠正,血浆渗透压>350moSm/L,可在严密监护下输注0.45%氯化钠低渗溶液;血浆渗透压降至330moSm/L时,再改为等渗液。

2017-03-21 08:36

举报

闵丽娜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摄水不足老年人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卧床病人、精神失常或昏迷患者以及不能主动摄水的幼儿等;失水过多和脱水如严重的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患者,神经内、外科脱水治疗,透析治疗等。

2017-03-21 08: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高糖性脱水综合征,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yperosmolarnonketotic diabetic coma,简称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另一临床类型,是因高血糖引起的血浆渗透压升高、严重脱水和进行性意识障碍、无显著的酮症酸中毒,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好发年龄为 50~70 为岁,约有 2/3 病人于发病前无糖尿病史,或仅有轻度症状。本病的死亡率很高,早期报告高达 40%~70% ,国内报告的死亡率约为 50%~69.2% .因此及早发现,及时抢救最为重要。

推荐医生更多

李翠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王昀启

提问

济南甲状腺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