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新生儿溶血症> 新生儿溶血症>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

精选回答(1)

童鹏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擅长:腹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湿疹、过敏性鼻炎、神经发育及脑瘫康复。

提问

新生儿溶血症是指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多见于母亲为O型,新生儿为A型或B型。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是一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多见于母亲为O型,新生儿为A型或B型。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腰酸背痛、呕吐、血便等症状。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叶酸、免疫球蛋白、硫唑嘌呤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缓解溶血的症状。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配合使用辅酶Q10、肝酶诱导剂等药物,能够改善新生儿的贫血情况。在治疗期间,家长还应注意新生儿的饮食,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新生儿奶粉、母乳等,能够补充新生儿体内所需要的营养,有助于病情恢复。

2021-04-23 14:3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

闵捷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血液病医院

龚树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王正文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皮肤病专科医院

关菁 主任医师

提问

北京花生医院

孟广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

段丽平 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医博肛肠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