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梦游> 怎样才能不梦游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不梦游可以通过规律作息、放松训练、心理咨询、梦感记录法和环境调整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1.规律作息
建立固定的睡眠时间表,包括起床时间和就寝时间,每天尽量保持一致。规律的作息可以帮助身体形成稳定的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夜间醒来和梦游的发生。
2.放松训练
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方式,在睡前进行放松练习,有助于缓解身心压力,促进更好的睡眠。放松训练有助于降低心率和血压,使身体进入更深层次的休息状态,减少夜间惊醒和梦游的风险。
3.心理咨询
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认知行为疗法或其他形式的心理咨询,探讨并解决可能导致梦游的心理因素。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个体识别和改变导致梦游的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减少梦游发作的可能性。
4.梦感记录法
使用梦境日记或应用程序记录晚上的梦境内容,分析梦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可能需要持续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此方法认为通过理解并接受潜意识中的冲突和焦虑,有助于减轻相关压力,从而减少梦游的发生频率。
5.环境调整
确保卧室环境安静、舒适,床铺稳固且不易移动,避免放置任何可能导致危险的物品。一个安全、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减少夜间惊醒和梦游时的潜在风险,保护个体的安全。
除了上述建议外,建议患者定期参加体育锻炼,如游泳、跑步等,以帮助消耗过剩的能量,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2024-03-20 01: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梦游 (梦游症)

梦游症俗称“迷症”,是指睡眠中突然爬起来进行活动,而后又睡下,醒后对睡眠期间的活动一无所知。近年,夜游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夜惊与梦游症均为睡眠障碍,夜游症不是发生在梦中,而是发生在睡眠的第3-4期深睡阶段,此阶段集中于前半夜。故夜游症通常发生在入睡后的前2-3小时。梦游症多发生在小儿期(6~12岁),可发生在儿童的任何时期,但以5~7岁为多见,持续数年,进入青春期后多能自行消失。在小儿期,偶有梦游症的比例为15%,频繁发生的比率为1%~6%。男多于女。同一家系内梦游症发生率高,这说明梦游症有一定遗传性。夜惊发作多发生在入睡后半小时之内,最迟不超过2小时。本病发作次数不一,可隔几天、几十天发作一次,偶可一夜发作数次。

  • 症状起因:1.心理社会因素部分儿童发生梦游症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如日常生活规律紊乱,环境压力,焦虑不安及恐惧情绪;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欠佳,学习紧张及考试成绩不佳等与梦游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2.睡眠过深由于梦游症常常发生在睡眠的前13深睡期,故各种使睡眠加深的因素,如白天过度劳累、连续几天熬夜引起睡眠不足、睡前服用安眠药物等,均可诱发梦游症的发生。3.遗传因素家系调查表明梦游症的患者其家族中有阳性家族史的较多,且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较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高6倍之多,说明该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4.发育因素因该病多发生于儿童期,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停止,表明梦游症可能与大脑皮质的发育延迟有关。

  • 可能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常见检查: 游离肝素时间  

  • 就诊科室:心理、神经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