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左手大鱼际肌肉不自主震颤的原因
补充说明:左手大鱼际肌肉不自主震颤的原因
a******W 2021-07-11 00:3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左手大鱼际肌肉不自主震颤可能是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多系统萎缩、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的表现,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通常由遗传因素引起,涉及神经传递物质多巴胺代谢异常,导致运动协调障碍和震颤。这种震颤往往发生在手部,尤其是当进行精细动作时更为明显。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索可用于减轻特发性震颤的症状。
2.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由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纹状体多巴胺含量降低,导致运动控制障碍,包括静止性震颤。震颤通常从一侧上肢开始,逐渐累及下肢和对侧肢体。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旋多巴等促进多巴胺合成的药物来缓解症状。
3.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铜蓝蛋白基因突变导致铜代谢障碍,铜在体内积累并沉积于大脑基底节区,引起纹状体含铜量增高,进而出现震颤等症状。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大脑基底节区,其中壳核最为严重,苍白球次之,尾状核最轻。遵医嘱服用青霉胺片、锌剂等可以改善病情。
4.多系统萎缩
多系统萎缩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发病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会导致神经细胞损伤和死亡,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震颤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金刚烷胺胶囊、盐酸苯海索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因为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增多、体重减少、眼球突出、脖子肿胀以及震颤等症状。患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通过服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肠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
针对左手大鱼际肌肉不自主震颤的情况,建议定期监测肌电图以评估肌肉活动状况,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过度疲劳,以免加重症状。
2024-03-02 01:4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生理性震颤:在某些情况下,大多数正常人在两上肢向前平伸时,手部会出现细微的快速震颤。生理性震颤的强化可见于焦虑,紧张,疲劳,代谢紊乱(例如,酒精的戒断,甲状腺毒症),或某些药物的应用(例如咖啡因及其他磷酸二酯酶抑制剂,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原发性(良性遗传性)震颤:一种细微至粗大的慢震颤,通常影响手,头及声带。在50%病例中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素。震颤可为单侧性,震颤在静止时很轻微或不发生,当病人执行精巧动作时能引发震颤,在上述可使生理性震颤强化的任何因素影响下,原发性震颤也会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发性震颤的发病也增多,偶尔被错误地称为老年性震颤。小脑疾病的震颤:意向性震颤(如见于多发性硬化与其他小脑传出障碍疾病),出现在运动的肢体接近目标的时候。支持性(位置性)震颤是肢体近端一种粗大的转动性震颤,在病人试图维持某一固定的姿势或负重时最为显著。摇晃是头部与躯体粗大的震颤,也是一种支持性震颤,在维持直立姿势时明显,平卧后消失。扑翼样震颤见于肝性脑病与其他代谢性脑病病例,当病人向前平伸双手时会出现一种粗大,缓慢,非节律性动作。应用肌电图记录,可观察到当病人试图保持固定姿势时,在抗地心引力的肌肉中出现间歇性的肌电静止,造成扑翼样震颤,因此它并不是真正的震颤,而是一种肌阵挛现象,一种阴性的肌阵挛。在Wilon病(肝豆状核变性)中可以发生意向性震颤和静止性震颤。
就诊科室: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