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症状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症状包括出血、微血管栓塞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发热、贫血以及低血压。这些症状可能表明凝血系统异常,严重时可能导致器官损伤或生命危险,应尽快就医。
1.出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由于凝血因子被过度消耗,导致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出现广泛性微血栓形成,进而影响正常的止血过程。出血通常发生在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腔、鼻腔等。
2.微血管栓塞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会导致血液中纤维蛋白沉积于肺脏、肾、脑等器官的小血管壁上,使这些器官发生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器官功能障碍。器官功能障碍的表现取决于受影响的器官。例如,肺部受累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肾脏可能引起尿量减少。
3.发热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刺激后,会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作用于下丘脑前部,引起发热中枢兴奋,从而出现发热的现象。发热通常出现在疾病的急性期,且可能伴随寒战。
4.贫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会引起广泛的微血管栓塞,此时红细胞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导致贫血的发生。贫血可能导致患者感到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心慌、气短。
5.低血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会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因此会出现低血压的情况。低血压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意识丧失。
针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以进行血常规、D-二聚体检测、血小板计数以及DIC全套检查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包括输注新鲜冷冻血浆、血小板、凝血因子等支持治疗,以及使用抗纤溶药物如氨甲苯酸。患者应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出血风险,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状态。

2024-01-12 10: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微血栓形成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这种病理过程被称为DIC。

推荐医生更多

王昀启

提问

济南甲状腺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