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其他传染病> 小时候打疫苗为什么胳膊留花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小时候打疫苗后胳膊留花可能是由于注射部位皮下组织损伤、注射部位毛囊炎、注射部位淋巴管炎、注射部位脂肪坏死、注射部位血管炎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注射部位皮下组织损伤
由于注射时针头刺破皮肤,导致表皮和真皮之间的连接被破坏,使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进入体内,引起局部炎症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可通过冷敷缓解不适。
2.注射部位毛囊炎
毛囊炎是由毛囊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引起。这些细菌可以穿过受损的皮肤屏障,如接种点,进而引发毛囊炎。典型表现为红色丘疹、脓疱或疖子,可能伴有瘙痒或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外用抗生素药膏进行治疗,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
3.注射部位淋巴管炎
主要是因为注射过程中消毒不彻底或者操作不当,导致局部皮肤破损,细菌通过破损处侵入淋巴系统,引发感染。患者会出现沿淋巴引流方向分布的红线,触之压痛,部分患者还可伴随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需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阿莫西林胶囊、氨苄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片等药物控制感染。
4.注射部位脂肪坏死
若患者对某些成分过敏,在注射后可能导致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发生炎症反应,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典型表现为圆形、坚硬、无痛的结节,有时伴有红斑。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待其自然消退即可。
5.注射部位血管炎
当患者受到微生物感染时,会导致机体产生针对微生物及其抗原物质的抗体,这些抗原物质包括疫苗中的成分,此时机体会将自身错误识别为外来入侵者并发起攻击,导致血管壁受损,引起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苍白、发热、疲劳、肌肉疼痛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水源,以免加重感染风险。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超敏反应检测等相关实验室检查,以排除潜在的过敏反应。

2025-02-06 09:0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毛囊炎 (疖)

毛囊炎(folliculitis)是指葡萄球菌侵入毛囊部位所发生的化脓性炎症。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如大珠疮、发际疮、羊胡子疮、蝼蛄疖、蝼蛄患、蟮拱头等。本病好发于头部、项部、臀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且有复发倾向,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

适用药品

复方片仔癀软膏

清热,解毒,止痛。用于带状疱疹单纯疱疹脓疱疮、毛囊炎、痤疮。

头孢地尼分散片

对头孢地尼敏感的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球菌、消化链球菌、丙酸杆菌、淋病奈瑟氏菌、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鲁威登斯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等菌株所引起的下列感染:1.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2.中耳炎、鼻窦炎;3.肾盂肾炎、膀胱炎、淋菌性尿道炎;4.附件炎、宫内感染、前庭大腺炎;5.乳腺炎、肛门周围脓肿、外伤或手术伤口的继发感染;6.毛囊炎、疖、疖肿、痈、传染性脓疱病、丹毒、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炎、甲沟炎、皮下脓肿、粉瘤感染、慢性脓皮症;7.眼睑炎、麦粒肿、睑板腺炎。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

各种类型的肝病,如:肝炎、慢性肝炎,肝坏死,肝硬化,肝昏迷(包括前驱肝昏迷)。脂肪肝(也见于糖尿病人)。胆汁阻塞。中毒。预防胆结石复发。手术前后的治疗,尤其是肝胆手术。妊娠中毒,包括呕吐。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放射综合征。

醋酸泼尼松片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用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肌炎,血管炎等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适用于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症等。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