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是由寄生虫感染、药物反应、系统性红斑狼疮、巨球蛋白血症、胃癌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寄生虫感染
当寄生虫侵入人体时,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炎症反应以对抗寄生虫,这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针对特定寄生虫的抗寄生虫药物如吡喹酮、阿苯达唑等可用于治疗。
2.药物反应
某些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这是由于药物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进而激活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是关键。如果确定了致敏药物,则应立即停用并寻求医生帮助调整用药方案。
3.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血液中出现异常数量的嗜酸性粒细胞。这是由于体内免疫系统的紊乱和异常活动所致。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等。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内浆细胞过度增生并分泌大量单克隆IgM型免疫球蛋白。高水平的单克隆IgM可以刺激嗜酸性粒细胞增生。对于巨球蛋白血症患者,通常采用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方法进行处理,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等。
5.胃癌
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会释放一些促炎因子,这些因子能够刺激嗜酸性粒细胞从骨髓中迁移出来并在炎症部位聚集。手术切除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以及相关特异性检查,如寄生虫检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监测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食用未经充分烹饪的食物,以减少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2024-10-14 09:5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全身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并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体内有大量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而造成组织损伤。临床上可出现各个系统和脏器损伤的表现,如皮肤、关节、浆膜、心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等。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出现,患病率为4/10万~25/10万,亚洲及黑人患病率较高,我国的患病率为70/10万~75/10万。女性发病明显多于男性,约为10∶1,育龄妇女为发病高峰,老人及儿童也可患病。本病属于中医学的阴阳毒、阳毒发斑、蝴蝶斑、日晒疮、鬼脸疮、面游风等病证范畴。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