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凝血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偏高什么原因

凝血酶时间偏高什么原因

发病时间:不清楚

凝血酶时间偏高什么原因

补充说明:凝血酶时间偏高什么原因

2024-06-17 17:07

凝血酶时间 维生素K缺乏 血液透析 阿司匹林 维生素K 凝血酶 肝脏功能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各种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特别是血液科常见疾病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热查因,血常规异常,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提问

凝血酶时间偏高可能是由肝素过量、口服抗凝药物、维生素K缺乏等引起的。
1.肝素过量
当血液中肝素水平过高时,会抑制凝血因子Ⅹa和凝血酶原的活性,导致凝血酶时间延长。如果检测结果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肝素并咨询医生。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置换治疗来清除体内的肝素。
2.口服抗凝药物
某些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等会影响凝血过程,使凝血酶时间升高。对于服用这些药物的人群,定期监测凝血酶时间是非常重要的。若发现凝血酶时间偏高,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抗凝药物。
3.维生素K缺乏
维生素K是参与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物质,缺乏会导致凝血因子合成不足,从而影响凝血酶的产生。补充维生素K可以改善这种情况。例如,在医生指导下,患者可适当增加绿叶蔬菜摄入,以补充维生素K。
凝血酶时间偏高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建议进一步进行凝血功能全套、肝脏功能检查以及血常规等检查,以确定具体的病因。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

2024-06-17 18:4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维生素K缺乏

维生素K缺乏是维生素K缺乏症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K引起的凝血障碍性疾病。

  • 症状起因:病因:由于缺乏维生素K。 (一) 摄入不足 乳类含维生素K较少,人乳中维生素K含量仅为牛乳中含量的1/4,且母乳喂养婴儿肠道内细菌合成维生素K较少,因此,单纯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的婴儿易患本病。此外,小儿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K需要量较大,更易发生摄入不足。 (二) 吸收障碍 患肝、胆、胰腺疾病如阻塞性黄疸等及任何原因引起的慢性腹泻等均可影响脂溶性维生素K在肠道内吸收。 (三) 利用障碍 病毒感染等任何原因损害肝功能,均可造成维生素K依赖因子合成障碍。 (四) 合成减少 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因抑制肠道内细菌,致使维生素K合成减少。 (五) 抗凝药物的应用 抗凝药物双香豆素能抑制肝脏中的羧化酶,使维生素K依赖因子生成减少。水杨酸是双香豆素降解产物,也具有双香豆素类似作用,故应用大剂量水杨酸盐治疗风湿病时,应补充维生素K。

  • 可能疾病: 新生儿呕血和便血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营养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