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黄疸> 梗阻性黄疸是什么意思

精选回答(1)

巩尧瑶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切除(ESD)术;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痔疮的内镜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HP的治疗

提问

梗阻性黄疸是指因各种原因使胆汁排泄受阻,从而出现的黄疸症状。
当胆管被结石、肿瘤或其他原因堵塞时,胆汁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起肝脏内压力升高。这会导致肝细胞受损,进而影响红细胞的正常代谢,使血液中的间接胆红素转化为直接胆红素,最终导致皮肤、黏膜等部位出现黄色。患者可能会经历持续性的皮肤和眼睛变黄、尿液颜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等症状。此外,由于胆汁缺乏,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恶心、呕吐以及右上腹疼痛。为了确定梗阻性黄疸的原因,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腹部超声检查、CT扫描或MRI成像。这些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胆道系统是否存在异常,如结石、肿瘤或其他结构上的改变。
对于患有梗阻性黄疸的个体,应避免摄入高脂肪食物,以减轻肝脏负担。同时,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2024-12-20 19:4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