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慢性胃炎吃猕猴桃会怎样
补充说明:慢性胃炎吃猕猴桃会怎样
a******W 2022-02-25 14:3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慢性胃炎患者吃猕猴桃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损伤加重、消化吸收功能受影响、营养物质缺乏、病情反复或加重。
1.胃酸分泌增加
由于猕猴桃属于酸性食物,食用后可刺激胃壁细胞释放胃酸。过多的胃酸可能会导致胃黏膜损伤,进而加重慢性胃炎的症状。
2.胃黏膜损伤加重
因为猕猴桃含有一定的有机酸成分,在摄入之后会对胃部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从而引起胃酸增多的现象发生。胃酸如果长时间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则会导致胃黏膜出现损伤的情况进一步加重。这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消化吸收功能受影响
若患者存在慢性胃炎的情况,此时胃肠道消化功能减弱,而猕猴桃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和果胶等成分,这些物质本身难以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需要在胃中经过初步分解才能进入小肠继续消化吸收。大量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滞留在胃肠内,会加重其负担,影响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可能导致腹胀、腹泻等症状。
4.营养物质缺乏
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存在炎症或溃疡,导致胃部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而猕猴桃中的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无法被充分消化吸收,长期积累下会造成营养不良。营养物质缺乏会影响身体各系统的正常运作,如免疫力下降、贫血等,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
5.病情反复或加重
慢性胃炎患者食用猕猴桃后,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受到刺激,容易引起症状反复或加重。此外,猕猴桃中的某些成分还可能与药物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
建议慢性胃炎患者在饮食上注意避免过量摄入猕猴桃,以免加重胃部不适。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4-02-22 12:5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慢性胃炎(chronicgestritis)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本病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 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两种最常见的慢性胃炎。小儿慢性胃炎、老年人慢性胃炎近几年临床发病率也逐渐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