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近视> 屈光指数性近视怎么诊断

屈光指数性近视怎么诊断

发病时间:不清楚

屈光指数性近视怎么诊断

补充说明:屈光指数性近视怎么诊断

a******W 2022-03-01 18:21

近视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王子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屈光指数性近视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检查来判断。

屈光指数性近视是指由于眼球的屈光系统折射率过大,导致平行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如果患者出现视力下降、视疲劳、眼球改变、屈光参差等症状,并且在进行相关检查时,发现眼底没有病理性变化,则可以初步判断为屈光指数性近视。此时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验光检查,如果验光结果显示近视度数在200度以上,则可以诊断为屈光指数性近视。

如果患者确诊为屈光指数性近视,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等,改善视力。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以免引起视疲劳。在饮食上,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比如胡萝卜、蓝莓等,对眼睛有一定的好处。

2022-03-01 18: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