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皮肤科> 凉燥> 治疗外感凉燥证的方剂

医生回答(1)

姚小金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治疗外感凉燥证的方剂可以选用桑菊饮、杏苏散、清燥救肺汤、养阴清肺丸、百合固金丸等。由于外感凉燥证属于中医诊断,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
1.桑菊饮
桑菊饮中菊花、桑叶具有疏散风寒、宣肺止咳的功效,可缓解咳嗽痰少、头痛身热等不适。该方剂可用于外感凉燥所致的咳嗽。本品适用于表邪初解,余润尚存,咳嗽咽干者,但表邪未尽,症见身热有汗不解,头痛,鼻塞流浊涕者忌用。
2.杏苏散
杏苏散由杏仁、紫苏叶组成,二者合用能疏风解表,理气化痰,主治外感凉燥证引起的咳嗽胸满,痰多色白,以及恶寒发热等病症。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发挥。
3.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汤中的石膏、麦冬具有滋阴清热的作用,可以改善口渴咽干、舌红少苔等症状。该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肺胃阴伤所致的燥热咳嗽。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养阴清肺丸
养阴清肺丸中的地黄、玄参能够滋养阴液,薄荷则能疏散风热,共同起到养阴清肺、利咽止痒的效果,对于咽喉干燥疼痛、声音嘶哑、干咳无痰等不适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服用时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及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百合固金丸
百合固金丸中的百合、熟地黄具有滋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可辅助治疗肺肾阴虚导致的燥咳、劳嗽咯血等。本品宜空腹或饭前服用以增加吸收效果。服药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合理使用。外感凉燥证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室内适宜湿度,有助于减少呼吸道不适的发生。

2024-04-05 20:0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