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脊髓损伤导致血压低怎么办
补充说明:脊髓损伤导致血压低怎么办
a******W 2022-03-04 16:1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脊髓损伤导致血压低可以采取体位性训练、营养支持治疗、血管活性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体位性训练
体位性训练包括逐步改变患者从平卧位到站立位的速度以及频率,通常由物理治疗师指导进行。此措施有助于提高心血管系统的适应能力,减少因体位变化引起的血压波动。对于脊髓损伤所致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具有积极作用。
2.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涉及提供均衡饮食或特殊配方食品以满足患者需要,并可能包括口服或管饲方式。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对恢复受损神经功能有益。适用于存在长期卧床、吞咽困难等问题的脊髓损伤患者。
3.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血管活性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予,常用药物有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这类药物能增加外周阻力、收缩动脉血管、升高血压。可纠正脊髓损伤后循环系统紊乱引发的低血压现象。
4.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将特制的针刺入人体特定穴位,一般由专业中医师操作。此方法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交感神经系统,改善血液循环和代谢水平。对于促进血压回升具有一定作用。
日常生活中,脊髓损伤患者应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以免加重不适症状。若患者的病情持续发展,建议及时就医接受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如高压氧治疗或康复训练,以预防并发症并促进身体功能恢复。
2024-04-02 09:0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正常血压的变异范围很大,随年龄、体质。 环境因素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由于高血压在 临床上常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而备受重视,高血压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也有明确规定,但低血压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肢动脉血压低于 12/8 kPa(90/60 mmHg)即为低血压。绝大多数低血压患者(尤其与体质或遗传有关的长期慢性低血压)在临床上并无任何不适,或仅有头晕、困倦、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少数(血压急剧下降者)出现以脑供血不足为主 的临床症状,如头晕、眼黑、肢软,甚至可以出现晕厥或休克。
症状起因:一、急性低血压是指患者血压由正常或较高的水平突然而明显下降,临床上常因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缺血出现头晕、眼黑、肢软、冷汗、心悸、少尿等症状,严重者表现为晕厥或休克。有关本部分内容可参阅本书晕厥和休克章节。 二、慢性低血压是指血压持续低于正常范围的状态,其中多数与患者体质、年龄或遗传等因素有关,临床称之为体质性低血压;部分患者的低血压发生与体位变化(尤其直立位)有关,称为体位性低血压;而与神经、内分泌、心血管等系统疾病有关的低血压称之为继发性低血压。 三、临床常见的慢性低血压病因分类: 1、体质性低血压 2、体位性低血压 (1)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 (2)仰卧性低血压综合征 (3)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 3、继发性低血压 (1)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空洞症、多发性硬化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重症肌无力等 (2)内分泌代谢疾病:垂体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 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 (3)心血管系统疾病:主动脉瓣或二尖瓣严重狭窄。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周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多发性大动脉炎(无脉症)等。 (4)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重症肺结核、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5)血容量不足:腹泻、呕吐、大量脱水、过度利尿、出 汗过多、失血过多等 (6)医源性:镇静、催眠类药物、扩张血管药物、交感神经(包括神经节)阻滞药物、利尿剂、脱水剂、抗 抑郁药物、氯丙臻等 (7)其他:如高原性低血压、类癌综合征等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老年科
沉香十七味丸
“白脉病”:白脉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以及各种神经。出现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肌筋萎缩、偏瘫、麻痹、言语不清等症状。“赫依”血不调:是指赫依与血相互不合而形成的疾病,本方指跌打损伤、扭挫伤、筋骨肿痛、骨质增生、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瘫等引起的疼痛、瘀肿、功能障碍等症状。
松龄血脉康胶囊
平肝潜阳、镇心安神、活血化瘀
巴氯芬片
限于脊髓和大脑疾病或损伤引起的肌肉痉挛。
奥利司他胶囊
奥利司他胶囊结合微低热能饮食适用于肥胖和体重超重者包括那些已经出现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的患者的长期治疗。奥利司他胶囊具有长期的体重控制(减轻体重、维持体重和预防反弹)的疗效。服用奥利司他胶囊可以降低与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与肥胖相关的其它疾病的发病率,包括高胆固醇血症、2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并可减少脏器中的脂肪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