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扑翼样震颤> 扑翼样震颤和抽搐的区别

精选回答(1)

刘海丽 副主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擅长:中西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眩晕,失眠等

提问

扑翼样震颤是由于颅内基底节病变或小脑性共济失调引起,这种震颤比较粗大、节律稍慢,通常呈对称性发病,可以累及上肢或下肢。这种震颤会有肌张力高低可变的现象,当患者平伸两上之时,上肢会出现偏斜的现象。伸直腕关节和手指时,腕关节会突然屈曲,然后又会迅速伸直,而加上这种粗大的震颤动作,腕和掌指关节,会出现一个不规则的、阵发性的、鸟翼样的拍击样动作。这种动作类似于鸟的翅膀在煽动,因此被称为扑翼样震颤。

2022-02-26 10:5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脑性共济失调

人体的姿势保持与随意运动完成,与大脑、基底节小脑、前庭系统、深感觉等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系统的损害将导致运动的协调不良、平衡障碍等,这些症状体征称为共济失调。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共济失调可分为四种类型:①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②小脑性共济失调;③前庭迷路性共济失调;④大脑型共济失调。而临床上一般称呼的“共济失调”,多特指小脑性共济失调。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