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3)
郑湘宏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中医呼吸如慢性咳嗽、过敏咳嗽、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肿瘤等;消化道病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慢性结肠炎;老年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骨关节病如膝关节病、颈肩腰腿痛、骨质疏松症。
提问
您好,不知道您说的“脾湿伤阴”是否表达有误,脾喜燥恶湿,阳气亏虚,失于健运会导致水湿内停,反过来,痰湿/寒湿/水湿困脾都是阴邪为病容易伤阳,“脾湿伤阳”是临床常见的;而您说的“伤阴”的较大可能是湿热困脾日久,热重于湿而出现的伤阴。治法应该清利湿热为主,待湿热之邪清除了再对症滋阴治疗。建议您完善一下相关临床表现,准确辩证后再做治疗。
2019-01-25 13:53
举报如果能达到脾湿伤阴的程度,这种情况首先是病程比较久,而且治疗不到有可能过于温燥造成的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就不能急于求成了,因为不可能出现一个特效的药物,达到一个很快的治疗效果。首先还是建议你提供一下具体的症状。不然是没有办法帮助到你的。
2018-09-23 09:05
举报你好!
脾厌湿喜燥
脾为湿困就会大便溏不成行,在舌有齿痕等
中药主要要吃健脾利水的
有薏苡仁,茯苓,苍术等,不可乱吃
2009-11-03 15:1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脾湿可分为寒湿和湿热.其中寒湿困脾是指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脾失温运,以纳呆,腹胀,便溏,身重为主要表现的寒湿证候.其临床表现为脘腹胀满,口腻纳呆,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小便短少,肢体肿胀,或身目发黄,面色晦暗,或妇女白带量多,舌体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或沉细.而湿热蕴脾是指湿热内蕴,脾湿健运,以腹胀,纳呆,发热,身重,便溏不爽为主要表现的湿热证.其临床表现为脘腹胀闷,恶心欲呕,口中粘腻,口渴不多饮,便溏不爽,小便短黄,肢体困重,或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面目发黄色鲜明,或皮肤发痒,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