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新生儿科>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症状

医生回答(1)

赵丽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症状包括皮肤黏膜出血点、瘀斑、血尿、呕血和颅内出血,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凝血功能异常,需紧急就医。
1.皮肤黏膜出血点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由于凝血因子被过度消耗导致的,此时机体无法正常止血。当血液从毛细血管渗出到皮下组织时,就会形成皮肤黏膜出血点。这些出血点通常出现在皮肤表面,但也可能扩散到口腔和鼻腔等黏膜部位。
2.瘀斑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后,凝血功能障碍会导致血小板减少和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使皮下微血管破裂而出现瘀斑。瘀斑通常出现在受压或受伤的区域,颜色可为紫色、蓝色或红色。
3.血尿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会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广泛纤维素性坏死,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漏出至尿液中,从而引发血尿。血尿通常表现为尿液呈现粉红色或棕色,严重时可能导致尿量减少。
4.呕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胃肠道黏膜受损,可能会有少量出血的情况发生,血液随胃肠蠕动上行会刺激咽喉部,引起呕吐现象。呕血通常突然发生,常伴有咖啡渣样物质,有时还伴随黑便。
5.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多由DIC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所致,颅内的硬脑膜、蛛网膜均富含丰富的血管,在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下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颅内出血通常进展迅速,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意识丧失。
针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症状,可以进行血常规、D-二聚体检测、血小板计数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等检查项目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包括输注新鲜冷冻血浆、血小板、凝血因子等支持治疗,重症情况下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肝素抗凝治疗。患者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出血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确保充足的休息。

2024-04-01 20: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