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肺热脾虚的症状吃什么药
补充说明:肺热脾虚的症状吃什么药
a******W 2022-03-31 18:2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肺热脾虚的症状可以通过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二陈汤、清热化痰丸等药物来缓解,但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1.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可以缓解由肺热引起的咳嗽和脾虚导致的食欲不振。方剂中的黄芪、人参等具有补气升阳的作用;当归、白术则能养血生津。此药物主要作用于脾胃,通过调和气血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进而减轻咳嗽和食欲不振等症状。
2.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对于肺热脾虚所引起的乏力、面色萎黄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效果。方中药物相互配伍能够起到健脾益气的功效。此药侧重于增强体质,调节脾胃功能,从而提升机体免疫力,改善上述不适现象。
3.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可用于缓解因肺热而引起的潮热盗汗以及脾虚引发的腰膝酸软。方中各药材合用可滋阴补肾,达到平抑肝火的目的。本品属于滋补类药物,其功效以滋养肝肾为主,适用于长期存在上述症状且伴随失眠多梦、头晕耳鸣等情况的人群。
4.二陈汤
二陈汤可用于缓解由肺热引起的咳嗽痰多和脾虚所致的恶心呕吐。方中半夏、橘红等成分有燥湿化痰之效;茯苓、甘草则能健脾祛湿。此方主要用于治疗湿痰证,旨在消除体内湿邪,调整脾胃运化功能,从而减少痰液积聚并促进其排出。
5.清热化痰丸
清热化痰丸适合肺热脾虚引起的咳嗽痰多、色黄质稠、胸闷口干等症状。方中桔梗、枳壳能宣肺理气,杏仁、瓜蒌则能润肺止咳。此药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入里化热、痰浊阻肺所致的咳嗽。
针对肺热脾虚的症状,建议进行相关检查如胸部X光片、CT扫描或血液分析。治疗通常包括中药调理,如遵医嘱服用补中益气汤、清热化痰丸等。患者平时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适当增加户外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
2024-04-01 14:5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脾虚,中医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症状起因:一、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药、食损脾或慢性肾病患者湿邪久居,损伤脾气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 二、脾虚的类型: 1、脾气虚: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体虚弱。 2、脾阳虚: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3、中气下陷:中气亦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4、脾不统血: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 三、西医认为,脾虚的原因例如中老年,牙齿松动、脱落,味觉减退;胃肠道平滑肌开始萎缩,弹性减低,蠕动变慢,食物在胃肠道中行进(消化)速度减慢,易于滞留;同时,胃肠道内的表面的枯膜逐渐变薄,消化腺也逐渐萎缩,消化液分泌减少,对食物的分解能力降低。由于这些生理的变化,就造成了中老年人的脾胃逐渐衰弱,消化功能下降,从而发生了上述的种种不适。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中医